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为了强化皇权(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们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时间:2023-07-05 03:57:01

相关推荐

为了强化皇权(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们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众所周知,秦帝国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秦帝国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了大一统任务的帝国,也是首个封建制国家。自秦始皇开始,历代封建帝王大多都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以达成最终建立起高度君主专制制度的目的。

那么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们,为此都曾经付出过哪些努力呢?君主专制制度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秦帝国疆域图

秦始皇在大一统的基础上开始尝试集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吞并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后终于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大一统任务。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始皇才会被后世所尊重。在已经完成大一统任务的基础上,秦始皇开始尝试着强化中央集权,初步巩固君主专制制度。

首先,秦始皇有意将皇帝与臣子的地位差距拉大,确立严格的上下尊卑的界限,以此来提升君主的地位。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皇帝被臣下牵制,最终落得像晋国那般被赵魏韩三大家族瓜分的下场。

第一个完成统一大业的始皇帝嬴政

其次,秦始皇废除了自西周以来延续几百年的分封制度,并改行郡县制。分封制的好处在于可以减轻中央朝廷在维护国家疆域领域上的财政压力。但是分封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即王权(皇权)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旁落。春秋战国群雄割据,周天子地位衰微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比起"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的出台更有利于秦始皇强化中央集权并巩固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的出台和广泛实行,意味着全国只有一个最高"长官",即皇帝。地方各郡县虽然也设置了"最高"行政长官,但这也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而且这些官员们和皇帝的关系已经和先前地方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随着郡县制逐渐运行起来,皇帝可以凭借这一制度将自身影响力渗透到帝国任何一个角落;西周东周的"国中之国"的现象也自此一去不复返。但可惜的是,秦帝国的国祚实在太过短暂,因此秦始皇尚且未能达到其最终目的;但却为后来汉帝能够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朝郡县制度结构示意图

皇帝尝试解决权力纠纷,进一步强化皇权

秦帝国崩溃后,汉帝继承了秦始皇在这一领域的"遗志",继续为巩固君主专制制度而努力着。对此,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马元晖硕士在《"儒""法"结合与西汉中央集权制》一文中曾经提到:

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承袭秦制,以郡县为基础,实行"郡国并行制",以秦律为基础制定汉律九章,在制度上继承了先秦时期法家的一整套治国理念和政治法律制度,极力维护汉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理念。

郡国并行制实际阻碍了绝对君主制的发展

到了隋代,隋皇设五省六曹制来分散权力。和秦帝国一样,隋帝国的国祚依旧很短,因此唐帝国便接过了"接力棒",在五省六曹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造,并推出了三省六部制。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多沿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并加以改造,使其适应本国的特殊国情。

实际上自汉武帝时期开始,至明太祖洪武一朝,期间的皇帝们一直在与官僚集团以权力为核心进行着一系列的斗争。而官僚集团的代表,也是皇帝所针对的对象,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设立宰相的初衷,是为了帮助皇帝分担政务。凭皇帝一人的精力,想要处理帝国内部的所有琐事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宰相成为了皇帝强化皇权的绊脚石。无论是五省六曹制还是三省六部制,皇帝们推行此类制度为的就是拆解相权。同时,这样也可以将形形色色的政务进一步细化,与帝国庞大的疆域和日益增多的琐碎政务相匹配。

明皇和清帝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真正的顶峰,是从明代洪武朝开始的。明太祖建立明帝国后,也曾沿袭旧制并设宰相。但在国家机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宰相时刻都能威胁到皇权的"安全"。因此在胡惟庸案结束后,明太祖便宣布废除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并禁止后代明皇复设宰相制。

废除了宰相制度的明太祖

宰相制度的废除,直接导致皇帝一人承担起了帝国内部所有的政务。为了减轻自身压力,明皇以设立内阁的形式来为自己分担政务。内阁的职能虽然与宰相类似,但权力却远远不及后者,这也意味着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始攀登最后的顶峰。

清初,清廷也延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但很快就被废除。自雍正朝开始,清帝便设立军机处这一机构。军机处在被雍正、乾隆二帝改造后,正式成为了清代最高权力机构。此后军机处一直是清代常设机构,直到清帝国覆灭才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烟消云散。

内阁和军机处两大机构的出现,意味着明皇和清帝已经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向了顶峰。这两个机构虽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但却都是以"顾问团"的身份出现的;二者虽然都有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职能和权力,但却无法逾越皇权擅自主张。

不仅如此,伴随着其他制度的出台,皇权已然无法被其他权力所威胁。虽然明清两代后来都先后出现了皇权旁落的现象,但皇帝仍具备随时收回权力的能力。这标志着,明皇和清帝已经建立起了绝对君主专制制度。

清代的最高权力中枢军机处

如今看来,君主专制制度无疑是一个落后的政治制度。但是在封建时代,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是能够带来相当多的积极影响的。高度集权,意味着皇帝在推行国策时所遇到的阻力便会减少许多,其政令也能够更加容易推行到帝国的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

同时,高度集权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封建经济,并进一步刺激封建经济的增长。一旦帝国某处的基础经济因天灾等缘故遭到致命打击,皇帝凭借自身高度集权的权力就可以迅速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如此便可以平稳的渡过"经济危机"。

但话说回来,能够让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积极影响彻底发挥出来的前提条件,则是封建统治者必须是"明君"。一旦权力被庸主和昏君甚至暴君所取得,那么就极容易给帝国各个领域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耐得主、寂寞2023-12-21 07:09耐得主、寂寞[浙江省网友]103.224.82.8
    历史发展虽难以改变但我们应该反思这些封建思想弊端。
    顶4踩0
  2. 执笔灬寄思2023-10-25 22:05执笔灬寄思[山东省网友]203.16.133.129
    封建帝王为了维护权威采取了很多手段中有些甚至十分残忍。
    顶6踩0
  3. 怀念特特2023-08-30 13:01怀念特特[河南省网友]203.57.39.147
    古代皇权确实是很强大但也带了很多社会问题。
    顶29踩0
相关阅读
三星堆是埃及人(文化相似/三星堆属于古蜀国)

三星堆是埃及人(文化相似/三星堆属于古蜀国)

这就产生一个疑问:三星堆是埃及人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决这一问题

2023-08-17

三星堆未公开的文物(黄金王冠/古蜀国帝王的权利象征)

三星堆未公开的文物(黄金王冠/古蜀国帝王的权利象征)

随着多次考古,三星堆出土了许多文物,比如大量的青铜器、玉器,还有黄金权杖、黄金面罩等珍贵的文物

2023-06-02

皇权之争:为了废除相权(朱元璋忍耐胡惟庸达七年之久)

皇权之争:为了废除相权(朱元璋忍耐胡惟庸达七年之久)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在长达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开疆拓土、整饬吏治,为大明王朝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01-26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 千百年来难以解释(结果被两位农民解开)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 千百年来难以解释(结果被两位农民解开)

61个无头石人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句原出自尚书·牧誓的平常语,之后演化出了流传千年的成语牝鸡司晨,专指女子掌权当政。中国历史浩瀚绵延

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