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皇帝为何不怕贴身侍卫被人收买 康熙:看他们的真实身份(便知晓)

时间:2023-08-03 04:45:01

相关推荐

皇帝为何不怕贴身侍卫被人收买 康熙:看他们的真实身份(便知晓)

明朝时期先后设有二十六卫所,其中我们现在说的所谓“大内侍卫”。在明朝时期就属于宫禁侍卫亲军,锦衣卫,旗手卫等都是宫禁侍卫亲军之中的一类。而一般的各卫亲军,挑选途径基本上都是自军中挑选精锐。

当然一开始都是这样,军中精锐进宫保护皇帝,军中不够就去民间挑选良家子。但是后来的锦衣卫之中,就开始存在“父死子继”亦或者是“官员子弟荫补”这样的潜规则,所以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大内侍卫基本上都是官员子弟。

后来到了清朝时期,基本上是延续明朝的侍卫制度。只不过他们的侍卫选拔制度更为严格,清初时期基本所有的侍卫都是选自于上三旗之中。一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时候,才有:“擢武进士之擅于骑身者为侍卫,附于三旗。”这样的说法。

即使侍卫这个职位已经对外开放了,但依旧还是归附于上三旗之中。知道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时候,宗室侍卫才开放。所以在清朝时期,侍卫一职一直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所任,被人买通之说毫无缘由。

而且御前侍卫更多的其实是被皇帝当成一种荣耀,一种奖赏来拉拢臣子。因为御前侍卫更多的是在皇帝的身边做事,所以更容易入得皇帝的眼。几乎清朝时期所有的侍卫都是从功臣勋旧,王公贵族之中的选拔,他们本就和皇帝息息相关。

而这些人去选拔当侍卫,也并不是就意味着一辈子都当侍卫了。通常侍卫只是他们当官的一个起点,让皇帝可以更容易看到他们的才能。清朝的官员都分为九品十八级,而一等侍卫就是三品官。

而根据皇宫中的潜规则,侍卫外放去当官最少都是官升一级下放。若能有幸当上一等侍卫,那么侍卫熬完了就是二品了。即使是登基最低的蓝翎侍卫,也有六品。那么出去之后就是从五品大员,所以说当侍卫,更多的要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就比如说乾隆最宠爱的宠臣和珅,曾经就是乾隆的御前侍卫。但是他1777年一出来,就担任的是正二品的户部侍郎,很快就成为了户部的核心人物。历史上还有比较出名的纳兰明珠,索额图,肃顺等等就都是侍卫出身,最后成为一品大员的存在。

当然并不是左右的御前侍卫都能顺利的从武职转文职。武职转文职一般叫做“改任”,而清朝时期由侍卫“改任”的基本上都会成为政治核心人物。但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就地“升迁”,就是不适合转文职的。也会加一级送到绿营去,改为二品副将等武职。

所以至少在清朝,侍卫是绝不会被人买通的。首先买通侍卫的人家中必须要比过侍卫本身富贵,这就很难了,因为没有侍卫是出身平民的,最少都是个旗人。其次就是买通侍卫给到的前途,必定要比侍卫本身工作的前途要好,这也几乎不可能。

更何况,其实皇帝要个侍卫基本上就是摆看的。古语有云:“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所以说皇帝对十步之内的防御一向都是慎之又慎。自清朝时期群臣就不能持兵器上殿了。

而且天子的所有近卫都必须离天子十步之远,"非有诏不得上”,历代沿袭。这样一来,就算是侍卫要刺杀都很难。而且侍卫虽说可以带刀上朝,但是在唐朝时就有规定:

"非敕遣用,不得辄拔刀子。其有误拔者,绞。左右并立人,见其误拔,皆须执捉。不即执捉者,流三千里。"

所以,在某一个御前侍卫有异动的时候,基本上在他到还没带刀到天子面前的时候,其他的侍卫就已经做出反应将其制服了。侍卫这种东西更多的是变成了一种门面脸子,也是天子施恩与臣子的手段。提拔提拔亲近官员的家中子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志#愚2023-10-24 09:24志#愚[安徽省网友]103.242.64.101
    康熙真是深谋远虑,不愧是明君!
    顶2踩0
相关阅读
公主远嫁蒙古被驸马一脚踢死 骗康熙是病逝(康熙如何报仇的)

公主远嫁蒙古被驸马一脚踢死 骗康熙是病逝(康熙如何报仇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2023-10-07

“坑爹狂魔”乾隆皇帝 到底清算了多少雍正朝老臣(几乎全军覆没)

“坑爹狂魔”乾隆皇帝 到底清算了多少雍正朝老臣(几乎全军覆没)

雍正皇帝在位13年,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用一年休3天、一天睡4个小时,13年批阅奏折字数达1000万字以上的殚精竭虑为乾隆朝时期的鼎盛状态打下

2023-08-23

御前侍卫带刀剑进宫(皇帝为何不怕被刺杀)

御前侍卫带刀剑进宫(皇帝为何不怕被刺杀)

此外,御前侍卫深受皇帝信任的原因还有他们丰厚的待遇

2023-09-20

清朝的九子夺嫡 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康熙更看重皇十四子)

清朝的九子夺嫡 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康熙更看重皇十四子)

而原本应该传位给胤禵,却因为胤禛修改遗诏变成了传位与自己这样的说法也是在民间流传开来,随着这种说法传播的越来越广,让人们对他的真实性也不再怀疑

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