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曹操刘备死后 孙权活了30年(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

时间:2023-08-17

孙权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到自己病逝,他继续活了近30年的时间

TIPS:本文共有 36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三国故事公众号的读者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孙权的后半生。

孙权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到自己病逝,他继续活了近30年的时间。

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

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

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

这里就对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

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

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

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

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

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

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

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

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

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

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蜀汉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曹丕选择挥师南下瞄准孙权。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

孙权瞬间傻眼了……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

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

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

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

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

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

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

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

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

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

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

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

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

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

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

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

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

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

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

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应该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一个原因吧)

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

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

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

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

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

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

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

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

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

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

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

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

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

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

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

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

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

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

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

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

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

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

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

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

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

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

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

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

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

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

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

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

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

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

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曹操刘备死后 孙权活了30年(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feng.jpg2023-11-07 16:15feng.jpg[山西省网友]203.19.242.221
    @一步一步走孙权活了30年,却未能一统天下,或许是因为战乱频繁,政治局势变化莫测,孙权难以稳定地控制整个国家。
    顶6踩0
  2. 一步一步走2023-09-27 11:10一步一步走[陕西省网友]43.228.100.66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活了30年,但无法一统天下可能是因为当时局势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争夺权力,孙权也面临着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
    顶0踩0
相关阅读
把曹操刘备都熬死了 孙权却不能统一天下(孙策临死前说得很明白)

把曹操刘备都熬死了 孙权却不能统一天下(孙策临死前说得很明白)

三国时期孙权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少有的高寿之人,活了71岁,他“熬死”了不知多少同时代的人,那么在曹操刘备后的三国时代,孙权为何没有什么建树,东吴似乎连统一天下的意愿都没有。其实从孙权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就知...

2023-05-23 #历史趣闻

关羽被谁杀死的 为吕蒙部下斩杀(尸身竟是曹操厚葬)

关羽被谁杀死的 为吕蒙部下斩杀(尸身竟是曹操厚葬)

...续往下看吧,让小编为大家解答。关羽被谁杀死的关羽被孙权下令,由吕蒙部下斩杀,建安十三年,曹操入侵荆州,刘备率领将众向南逃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定益州,使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时,关...

2023-06-27 #探索发现

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无法统一天下(只因为失去了这两次绝佳的机会)

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无法统一天下(只因为失去了这两次绝佳的机会)

...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放眼天下,也只有他曹孟德有一统天下的才能和机会,但是曹操终其一生,终究是没有能够做到天下一统。曹操从20多岁起兵镇压黄巾起义,随后戎马生涯长达30多年,可以说一生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2023-01-14 #历史趣闻

关羽死后 曹操说了10个字(司马懿说9个字 二人水平高下立判)

关羽死后 曹操说了10个字(司马懿说9个字 二人水平高下立判)

...,这个时候蒋济和司马懿便给曹操出招了。他们认为:“孙权一直想夺回荆州,如今关羽不在老巢,荆州空虚,二来孙权不愿意让刘备势力扩大,如此日后想要图取荆州那就更难了。这个时候可以联合孙权,围攻关羽!”曹操听...

2023-09-22 #历史趣闻

曹操真正忌惮的名将只有4位 3人在蜀汉(1人在东吴 张飞落榜)

曹操真正忌惮的名将只有4位 3人在蜀汉(1人在东吴 张飞落榜)

...他们有3个在蜀汉,有1个在东吴,只要这4个人在世,曹操一统天下的大业,估计很难实现,在这其中没有张飞!曹操一生最忌惮的名将到底有哪些呢?首先来看第一位,此人堪称绝世之才,倘若不是此人,恐怕曹操一统天下的大...

2023-07-02 #历史趣闻

合肥之战 张辽一战封神(那么孙权死了哪些大将 说出来真丢脸)

合肥之战 张辽一战封神(那么孙权死了哪些大将 说出来真丢脸)

...只剩下一个羽翼未丰的刘备。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自己一统天下的事业,便可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之内便可以完成。于是,公元214年,也就是在刘备进军西川前后,曹操他带兵南下了。准备一举拿掉孙权,但是事实上曹操还是...

2023-09-08 #历史趣闻

草船借箭时 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多亏没放 诸葛还藏了一计)

草船借箭时 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多亏没放 诸葛还藏了一计)

...,用时十余年时间终于打下半壁江山。就当曹操南征准备一统天下的时候却碰上了自己一生的劲敌诸葛亮,诸葛亮先交待间谍庞统设计让曹操把所有战船连成一片,然后用草船借箭获得了曹操十万之箭,最后用一场赤壁之战破灭...

2023-08-02 #历史趣闻

曹操是怎么死的 患有严重的头风病(有人猜测为刺杀)

曹操是怎么死的 患有严重的头风病(有人猜测为刺杀)

...方,之后关于领兵突袭襄阳等地,曹操又带领军队支援,孙权将关羽杀死后,曹操回到许昌,此时曹操的权利非常大,还被封为魏王,可是曹操回去没多长时间就死了,有人猜测是被人刺杀。其实曹操是因病去世的,他一直就患...

2022-12-15 #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