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知识 > 正文

元朝十大汉臣(元朝的时候有什么著名的汉族大臣吗)

时间:2023-08-24

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祖籍瑞州

TIPS:本文共有 32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祖籍瑞州。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2、史天泽

史天泽(1202年-1275年) ,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率军击败金将武仙,又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

历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至元十一年(1274年),奉命与伯颜等统军出征南宋,至郢州时因病北还。次年,病逝于真定,年七十四。累赠太尉、太师、镇阳王,谥号“忠武”。

3、许衡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

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4、张弘范

张弘范(1238—1280年),元初大将,张柔第九子,字仲畴,今保定市定兴县河内村人。曾参加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

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5、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养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弘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天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秉忠

元朝十大汉臣 元朝的时候有什么著名的汉族大臣吗?

元朝的时候有什么著名的汉族大臣吗

元朝汉族名臣

刘秉忠(1216~1274)

中国元代前期政治家.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邢州在1220年即归蒙古政权统治,刘侃17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1238年,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1242年,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推荐他入藩王忽必烈幕府.子聪博学多能,深受重视.1250年,他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对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推动作用.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等官职.六年,订立朝仪.八年,建议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

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并在1256年命刘秉忠在当地建立新城.1258年建成,定名开平,忽必烈称帝后改为上都.至元三年,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新的都城.新城规模宏伟,工程浩大.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

刘秉忠长于诗词,沉郁豪迈,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6卷传世.

史天泽(1202-1275),元初丞相,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

史秉直之季子.天泽善骑射,勇力过人,从其兄天倪镇守直定.

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进入河北,他随父秉直、兄天倪领乡勇降蒙古军,从攻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兄天倪死,继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先后击败金恒山公武仙,围攻五马山(今河北赞皇境),擒斩红袄军首领彭义斌,对巩固蒙古在河北的统治出力甚多.窝阔台(元太宗)时,他被授任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参与灭金之战.蒙哥(元宪宗)时,从攻四川.中统二年(1260年),任中书右丞相.随忽必烈(元世祖)征阿里不哥.次年,与宗王哈必赤统兵平定李之乱.至元年间,参与围攻襄樊,为元军中间突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后与伯颜率军灭南宋,中途病还,死于真定(今河北正定).

天泽本人是散曲作家,《录鬼簿》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其子史樟,即史九散仙,也曾撰写过杂剧.他们都喜欢交纳文人.

张弘范(1238--1280)

元大将.宇仲畴,涿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张柔子.中统三年(1262年)为行军总管,围李(王禀)于济南;后为万户,参与围攻襄樊之役,又从伯颜攻宋,为前锋渡江.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蒙古汉军都元帅,南取闽广.他使弟弘正为前锋,俘文天样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次年于压山(今广东新会南)击败张世杰所统水军,灭宋.有《淮阳集》.

李孟

元朝中叶大臣.字道复,号秋谷.祖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父唐始徙居汉中(今属陕西).李孟习儒学,通经史,曾开门授徒.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之初,被选为皇侄海山(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师傅.大德元年(1297),海山出镇北边,李孟留京师辅导爱育黎拔力八达.八年,随爱育黎拔力八达出居怀州(今河南沁阳).十一年春,成宗死,无嗣,皇后伯要真氏策划临朝称制.爱育黎拔力八达闻讯赶至大都,李孟受命与丞相哈剌哈孙联络,发动政变,废伯要真氏.爱育黎拔力八达监国,授李孟中书参知政事.海山即位,李孟恐遭猜忌,弃官逃居许州(今河南许昌).至大三年(1310),被召回朝,特授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徽政院事.次年,武宗死,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后又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建言行科举,进用儒士,节制财用,罢僧、道官,皇庆元年(1312)十二月,致仕.延佑元年(1314)十二月,复拜中书平章政事.次年,与程巨夫、许师敬议制贡举法;廷策进士,为监试官.与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不合.四年,罢中书平章政事.七年仁宗死,元英宗硕德八剌立,铁木迭儿倚太皇太后答己势力擅权,李孟降为集贤侍讲学士.次年病故.

元朝时汉臣有很多尽忠的,他们是自愿吗?

大多数应该都是自愿的,这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驯化,很多汉人,他们一出生就是在元朝这个朝代,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君王就是元朝的人,元朝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外邦,而是自己的生身父母,重要性更是重于一切,而且古代人本来就很看重君臣之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元朝尽忠的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但是关于元朝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国度,人民生活是否安泰,以及元朝究竟怎么对待的汉人,历史上还是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元朝一直以来都在压迫百姓,对于汉人更是歧视,出了很多对于汉人不利的制度,反正就是各种虐待汉族的人民,各种欺诈打压汉族的势力,文化,人民生活的苦不堪言。

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站得住脚,因为如果元朝真的做的这么过分,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汉族的人为元朝的灭亡感到伤心,有的人甚至在元朝灭亡了之后选择为元朝陪葬,还有很多人选择了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这种为了一个国家鞠躬尽瘁的忠心就是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据说当时朱元璋就曾经想要拉拢元朝的一些有才之人,只是由于这些汉族之人对于元朝异常的忠心,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元朝,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人来投靠朱元璋,大部分人被朱元璋抓到之后都选择了自杀,足以可见这些人对于元朝的忠心程度,真的是日月可鉴,看来元朝对于大臣们的洗脑还是很彻底的。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元朝十大汉臣(元朝的时候有什么著名的汉族大臣吗)》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天郁格格2023-11-26 04:56天郁格格[广东省网友]103.234.3.26
    @井爷看了这个问题,感觉应该有一些有名的汉族大臣在元朝扮演了重要角色,期待有人分享更多相关知识。
    顶10踩0
  2. 井爷2023-10-25 20:40井爷[河北省网友]203.189.219.22
    我对元朝的历史不太了解,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汉族大臣的信息。
    顶9踩0
  3. 莫柔2023-09-24 12:24莫柔[上海市网友]203.174.7.97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想知道元朝时有哪些有名的汉族大臣。
    顶2踩0
相关阅读
慈禧在时一切还好 为何载沣执政三年清朝就亡了(有三个重要原因)

慈禧在时一切还好 为何载沣执政三年清朝就亡了(有三个重要原因)

...关系,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其一:崇满抑汉,伤了全国汉臣之心。自太平天国运动后,汉臣便成了清王朝的中流砥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名臣,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领导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

2022-12-13 #历史趣闻

元朝十大汉人名将排行榜 元(著名 汉人元朝汉人武将)

元朝十大汉人名将排行榜 元(著名 汉人元朝汉人武将)

...正月十日病卒,终年四十三岁。麻烦采纳,谢谢!元朝的时候有什么著名的汉族大臣吗?1、刘秉忠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祖籍瑞州。大蒙古国至元代...

2022-12-21 #讨论

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区别:建立时间不同(蒙古帝国早)

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区别:建立时间不同(蒙古帝国早)

...分分给了自己的兄弟,成立了四大汗国。二、元朝逐步被汉族同化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帝国较大的部分,并且将中原地区划分为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建立了中原政权元朝。但元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政权,其沿袭了过去皇帝...

2023-01-17 #历史趣闻

元朝汉族女要出嫁 初夜需给蒙古贵族(专家揭真相)

元朝汉族女要出嫁 初夜需给蒙古贵族(专家揭真相)

...人初夜权?清末出现不少书籍指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汉族女性若要出嫁,就必须送到蒙古贵族家过一夜,有些汉人为了维护血统,因此会摔死第一胎,但历史教授对此表示,这些说法其实没有根据,并解说“初夜权”的缘由...

2023-08-29 #未解之谜

元朝多少个皇帝:11位皇帝(成吉思汗不是皇帝)

元朝多少个皇帝:11位皇帝(成吉思汗不是皇帝)

...古族统治时期,统治者将所有的人类划分为四个等级。而汉族人仅仅排在第三个等级,其地位只高于奴隶。在元朝时期,许多封建习俗是汉族人所接受不了的。因此,蒙古统治者推出了蒙汉异治的策略。即汉人用汉人的习俗,而...

2023-06-22 #历史趣闻

满清用极少数满人 竟然统治了汉人两百多年(这五个原因很是关键)

满清用极少数满人 竟然统治了汉人两百多年(这五个原因很是关键)

...不假思索地采纳了。实际上,这就是多尔衮想要创造出“汉臣在清廷有发言权”的假象。汉臣在满清朝廷里拥有跻身政治核心的资格,这无疑是个笑话。所以说,满清对降臣的优待,与“刘备摔孩子”没什么区别,完全是为了收...

2023-05-08 #历史趣闻

雍正帝有多高明 临终前留下这两道密旨(助乾隆稳坐天下63年)

雍正帝有多高明 临终前留下这两道密旨(助乾隆稳坐天下63年)

...不用太过担心他们会谋夺权位。此外,在雍正的表述中,汉臣张廷玉的排位还要在满臣鄂尔泰之上。这意思就很明确了,张廷玉和鄂尔泰有足够的权利去制约皇室的两位亲王,也表明了雍正想要拉拢汉人的心意。他知道大清若没...

2023-01-22 #历史趣闻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国的朝代(为何一些西方人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国的朝代(为何一些西方人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

...他们甚至觉得,元朝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亡国了,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而蒙古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

2023-10-03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