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恒星真的在拖曳其周围的时空

时间:2023-09-18

研究者利用射电望远镜和一对紧凑恒星白矮星及脉冲星揭示了相关证据

TIPS:本文共有 18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简介:任何旋转的物体都会拖拽其周围的时空结构即框架拖动。研究者利用射电望远镜和一对紧凑恒星(白矮星及脉冲星)揭示了相关证据。它们被命名为PSR J1141-6545,快速旋转的白矮星拖拽着时空,使得脉冲星的轨道平面发生倾斜。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预言就是所有旋转的物体都会拖拽临近其周边的时空结构。这被称为“惯性系拖曳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拖曳的影响实在微乎其微,所以它既无法被探测也不会造成影响。而要想探测由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惯性系拖曳则需要多颗人造卫星比如造价高达7亿5000万的引力探测器B,还要陀螺仪角度变化的探测,且要求其变化每十万年小于一度。

幸运的是,宇宙中包含许多自然涌现的引力实验室,这样一来物理学家们可以在工作中细致入微的观察爱因斯坦的预言。

本月出版的《科学》杂志刊载了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我们利用一台射电望远镜观测到一对正在以极快速度互相环绕作离心运动的致密星,发现了这个正在发生的且具有更显著规模的惯性系拖曳的证据。

若是在牛顿时代,这些星体的运动肯定会搞懵一众天文学家,因为它们明显地在一个扭曲的时空内运动,这样的运动轨迹需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能解释。

惯性系拖曳效应示意图

广义相对论是现代引力学的基础。它能解释恒星、行星、和卫星的精确移动,甚至时间流。而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预言则是自转的物体会拖曳其周围的时空。物体旋转速度越快且质量越大,则拖曳力量越大。

与此密切相关的一类物体被称作白矮星。白矮星是恒星消亡后留下的内核,它们消亡前比太阳质量大出很多倍,但最终耗尽了氢燃料。

白矮星与地球尺寸比较示意图

残存下来的部分尺寸和地球类似但质量百千倍于地球。白矮星依然能够高速自转,每一两分钟自转一周,比地球所需的24小时快出不少。

这一类白矮星所引起的惯性系拖曳效应,粗略估算其能量是地球的10亿倍。

这些认知虽然不尽完美,但我们无法飞抵白矮星或是发射环绕它的人造卫星。不过总算天随人愿,天文学者们有幸获得观察惯性系拖曳的方法,既通过一些绕轨道运行的星星---脉冲星。

二十年前,隶属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帕克斯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对独特的恒星体,包括一颗白矮星(尺寸与地球差不多但比地球重约30万倍)和一颗射电脉冲星(尺寸与一个城市大小相当但比城市重40万倍)。

帕克斯射电望远镜

相较于白矮星,脉冲星完完全全属于另一个梯队。它们并不是由常见的原子构成,而是紧紧压缩在一起的无数中子,这使得它们密度极大。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脉冲星每分钟自转150次。这意味着,以每分钟150次的频率,这颗脉冲星发射出的射电波犹如“灯塔光束”一般扫过我们在地球上的最佳观测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测绘出脉冲星绕白矮星的轨道路径,从而计算它的脉冲到达我们望远镜的时间进而得知其光速。这个方法揭示出两颗恒星互相环绕运行的时间不超过5小时。

脉冲星射电波示意图

这对双星的正式名称是PSR J1141-6545,是一个理想的引力实验室。自从2001年我们开始跟随帕克斯望远镜几次远征并测绘了这个系统的轨道地图,这一系列成果印证了多项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效应。

没耐心的人做不了轨道演变的绘制工作,而我们的测量却尤其精准。尽管PSR J1141-6545远在一千万亿公里之外(等于1*1015千米),我们得知这颗脉冲星每秒旋转2.5387230404次,并且它的轨道在太空中翻覆。

这意味着它的轨道水平面是不固定的,取而代之的是慢速旋转。

这个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当双恒星诞生时,质量最大的一个先消亡后通常会产生一个白矮星。而在第二个恒星消亡前,它会转移物质给它的白矮伴星。

这些物质下落至白矮星时形成碟状,并且在成千上万年的过程中促使白矮星加速旋转,直至它自转速度达到几分钟内。

白矮星因其伴星的物质转移而加速自转的示意图。(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Gravitational Wave Discovery)

以此为代表的罕见案例,第二颗星能随之爆炸而成为超新星从而留下一颗脉冲星。高速自转的白矮星拖动其周围的时空,造成脉冲星轨道平面倾斜。这个倾斜是我们通过耐心测绘脉冲星轨道工作时观测到的。

爱因斯坦自己思考过很多由他提出且永远无法观测到的关于空间与时间的预言。但是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在极端天体物理学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包括发现了引力波以及望远镜全球网络拍摄到黑洞暗影。这些新发现都归功于一些十亿美元的设备。

幸运的是,在不断探索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仍有工作要做,比如那台位于帕克斯的50岁高龄的射电望远镜,还有几代研究生发起的耐心活动。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恒星真的在拖曳其周围的时空》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7788992023-12-30 21:17778899[网友]115.69.68.102
    感谢科学家们为我们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顶0踩0
  2. QIANGQIANG2023-12-19 08:34QIANGQIANG[网友]203.24.90.106
    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
    顶9踩0
  3. 夏沫べ2023-12-07 19:52夏沫べ[网友]203.195.115.105
    想象一下看到这个现象的画面是多么壮观。
    顶2踩0
  4. 我们太年轻,谈不起永远2023-11-26 07:09我们太年轻,谈不起永远[网友]203.30.123.83
    这颗恒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发现。
    顶0踩0
  5. 宛若云舒2023-11-14 18:27宛若云舒[网友]203.7.158.143
    天文学家们的发现总是让人惊喜。
    顶2踩0
  6. 珊  丫头2023-11-03 05:44珊 丫头[网友]203.14.33.161
    @嬉しがる宇宙的秘密真是令人惊叹。
    顶0踩0
  7. 嬉しがる2023-10-22 17:02嬉しがる[网友]124.42.111.96
    这简直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
    顶0踩0
  8. 小冬瓜 ‮2023-10-11 04:19小冬瓜 ‮[网友]103.233.231.186
    宇宙果然充满了未知的奇迹。
    顶4踩0
  9. 你是我的病2023-09-29 15:37你是我的病[网友]210.51.213.217
    真的吗?太神奇了!
    顶3踩0
相关阅读
天文学家: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不断消失中

天文学家: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不断消失中

...之外,是永远都观测不到的区域。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恒星、行星、星系各类天体不断离我们远去,进入“不可探测”的范围,因此这些天文学家推理出一个说法:周围的部分宇宙在不断地消失之中。如果宇宙的膨胀不是加速...

2023-10-08 #自然地理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超新星爆炸全过程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超新星爆炸全过程

...(Werner Weiss)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一颗以前并不起眼的恒星爆炸?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他们观测到船底座(Carina)双星系统V906的爆炸过程,终于证实了他们的理论分析。这颗超新星距离地球1.3万光年,布...

2023-01-08 #未解之谜

天文学家观测到最早期星系合并(发生在宇宙诞生后仅7.6亿年)

天文学家观测到最早期星系合并(发生在宇宙诞生后仅7.6亿年)

...星系合并的事件。离地球130亿光年处的星系B14-65666里面的恒星以两个明显的群组的形式分布,这表明它是两个星系正在合并的状态。天文学家认为,宇宙诞生后,小星系合并变成大星系的事件是宇宙演化过程的重要一部分,但不...

2023-05-04 #未解之谜

参宿四变暗之谜被解开(却令天文学家大失所望)

参宿四变暗之谜被解开(却令天文学家大失所望)

参宿四的传奇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当这颗明亮的恒星开始突然变暗,亮度降至其常规亮度的40%时,天文学家屏住呼吸,暗自希望这颗恒星会在我们眼前爆炸,形成一个巨大的超新星。直到今天,参宿四仍以它平时的亮度发光,...

2023-04-28 #自然地理

天文学家:有东西爆炸了(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

天文学家:有东西爆炸了(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

...状。我们知道它在1670年晚期形成的。当时一颗狐狸座的恒星向外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以至于之前观测不到的恒星,用肉眼也可以轻松看到。但它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颗恒星突然变亮,并迅速释放带有巨大能量的风...

2023-06-15 #自然地理

天文学家发现最圆天体:赤道与两极方向半径仅差3公里

天文学家发现最圆天体:赤道与两极方向半径仅差3公里

恒星“开普勒11145123”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体积大约是太阳的两倍多。这是一颗近乎完美的圆球体,其赤道半径与两极方向半径仅相差3公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近乎完美的圆球形天体。...

2023-10-02 #自然地理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濒临 死亡(的星系)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濒临 死亡(的星系)

...认为,星系IC 3418在大约2亿~3亿年前就已经停止形成新的恒星,现在变得十分贫瘠。Jeffrey Kenney表示,只有富含气体的星系才能为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的诞生提供条件。然而,在星系流出的气体尾巴上,观测到有新恒星诞生的迹象...

2023-09-24 #科学探索

天文学家发现比邻星破纪录超强爆发

天文学家发现比邻星破纪录超强爆发

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最近,天文学家发现其突然产生巨大爆发,亮度突破纪录。这可能意味着比邻星发生了剧烈的物理变化。比邻星。(ESA/Hubble & NASA)这项新观测是由卡内基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艾莉西亚‧温伯格(Aly...

2023-04-29 #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