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科学家成功“复活”2.4万年前的生物 若扩散开来(会有多可怕)

时间:2023-10-04

那么将恐龙换做其他生物呢?比如一种十分微小的、可以存放在培养皿中的生物

假如现在有一只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的恐龙突然出现在你的视野之中,不知道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而当它张开血盆大口向你袭来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再有任何心思拿起手机自拍,或者发一个朋友圈以作纪念。

那么将恐龙换做其他生物呢?比如一种十分微小的、可以存放在培养皿中的生物。相信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便不会有太大的畏惧了。

而2021年6月7日,科学家们便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一种生活在2.4万年前的生活被成功“复活”,并且看起来十分的微不足道。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一旦这种生物扩散开来,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轮虫

来自2.4万年前的“轮虫”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被“复活”的生物,其实是俄罗斯科学家从冻土层中获得的,来自2.4万年前的一种远古微小无脊椎动物——轮虫。

透明生物轮虫

在现代科学划分之中,生物学家们将这种生物划分到原腔动物门。常见的有旋轮属、猪吻轮属、腔轮属以及水轮属等等。相较于其他原腔动物来说,轮虫的体型属于较小的一类,绝大部分轮虫都不会超过0.5mm。

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轮虫都有一定的数量分布,尤其是在湖泊、池塘、江河等各类水体之中,更是可以看做是轮虫们的天堂。它们依靠寄生或者群居的方式,以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物繁殖速率,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生物霸主。

原生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示意图

只不过就俄罗斯科学家们将2.4万年以前的轮虫复活这件事情来看,和轮虫上述两方面的优势却没有太大关系。

事实上,俄罗斯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将2.4万年前的轮虫成功“复活”,主要原因就在于轮虫身上的隐生特性。相较于其他生物而言,在环境条件逐渐恶化的时候,一部分轮虫就可以停止自己身体内部的各项活动。即便用现代仪器检测,也无法判断出它的代谢是否还在进行着。只有等到环境合适的时候,轮虫才会再次复活。

“轮虫”

正因如此,当初西伯利亚平原气候逐渐恶化的时候,轮虫便将自己彻底隐生起来。等到科学家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后,这些轮虫便慢慢地“复活”过来。

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就轮虫自身的抵抗力来说,即便在温度短时间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轮虫依然可以在温度改善以后复活。仅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证明轮虫生命力的强悍。

如图所示

为什么要复活生物

对于2.4万年前的生物被成功“复活”,科学家们自然是欣喜若狂,可不少普通人却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复活这些远古生物。在当前世界之中,尚且还有数不胜数的微生物没有被发现、没有被研究透彻,反而开始对数万年前的生物展开研究,这是否有些舍本逐末、好高骛远了?

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在许多相关的科学研究之中,我们决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情。在很多时候,也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展开科学研究便是完全正确的。以“复活”轮虫并展开相关研究为例,对人类生物科学的研究就有下面几种帮助。

“复活”轮虫

其一:轮虫生物生产力以及繁殖速率极强,如果在这一点上,人类科学家能够在了解其中的奥秘之后,作用到其他生物上面,那就有可能帮助一些生物提高自身的族群数量。

其二:轮虫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极强,即便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轮虫依旧能够短暂地存活,这是人类绝对无法做到的一件事情。因此,对轮虫展开研究,很有可能会对我们在一些恶劣环境之中的研究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

轮虫结构

其三:通过对古代轮虫和现代轮虫的对比,我们还能了解在轮虫的发展历程之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而从这一种生物的进化身影之中,我们甚至可以对其他生物的演化进行推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也能更加了解地球生物的发展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上述几方面的优点和价值之外,其实轮虫的生存方式还可以为人类生存带来启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世界曾掀起有关冷冻复活的讨论。尽管这个实验最终失败了,但或许对轮虫进行相关研究之后,会对这类实验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轮虫种类

当然,尽管这类微生物复活有着许许多多的研究价值,但不少人对于这类微生物的“复活”还是充满了担忧。毕竟在现代社会之中,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如今的医学手段,能够有效压制这些远古生物?

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有这样一句话:“用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那么我们现如今用“本朝”的科学技术,又能否管住“前朝”的古老生物呢?而这些微生物一旦扩散开来,又是否会对现代世界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呢?

复活微生物的危害

事实上,一旦微生物扩散开来,对现代世界一定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至于这种影响和危害究竟有多可怕,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就会明白。

物种入侵

首先是物种入侵方面,了解生物入侵的人都知道,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一旦本国境内出现了生物入侵事件,一定是令人感到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那些生命力和繁衍能力都十分强悍的生物,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妥善有效地处理它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也只能选择一次又一次的纵容。

澳大利亚野兔

以澳大利亚的野兔为例,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位英国农场主仅仅只是带了24只野兔抵达澳大利亚。可谁也没有想到,在过去百年的时光以后,澳大利亚野兔数量甚至超过了100亿只,澳大利亚人也在和野兔的竞争之中一败涂地。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果还是澳大利亚人做出了诸多尝试以后换来的。无论是物理防御(铁丝网拦截、枪杀等等)还是化学防御(投毒),都没有对野兔产生任何影响。甚至后者还让野兔的抗药性变得更强,导致其他生物反受其害。

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

而相较于野兔,轮虫的身体性能显然会更加强悍。在这样的情况下,轮虫一旦脱离俄罗斯,并开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繁衍生息的话,生物入侵事件就完全是可预见的。到了那个时候,各国政府又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类生物,我们完全无法得知。

对棘异尾轮虫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澳大利亚的野兔、美国的亚洲鲤还是我们国家的水葫芦,其实都是非寄生的生存方式。可轮虫除去这种正常生活方式之外,还有着寄生生存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拿它们根本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现如今还珍藏在实验室中的轮虫,绝对不能放任它们出现在其他地区。

水葫芦

病毒危害

除去物种入侵的可能性之外,其实更可怕的还是躲藏在轮虫体内的各类远古病毒。一旦这类病毒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人们也同样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成功抵抗它们。到了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疾病接连出现,人们将要面临的灾难,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恐怖。

对此,很多人可能都比较怀疑,在轮虫“复活”的同时,难道病毒也会伴随着一同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我们要知道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病毒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惧怕高温,但却可以在极端的低温时刻进入到长期“休眠”状态。和轮虫类似,只要到了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之中,病毒也可以重新恢复活力。

而根据科学家们研究调查发现,深埋于地球冻土层之中的病毒,一般都会具有比现实世界之中更强的攻击性。就人类目前的医疗技术手段来看,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和这类病毒形成对抗。

更恐怖的是,我们根本无法预知这类病毒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要知道它们不仅可以附着在某些生物身上,随着生物的移动而传播。也可以随着洋流或者季风的移动而移动。换句话说,只要能够以某种方式与冻土地带连接起来,那就会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受到病毒的侵袭和影响。

世界洋流分布图

由此可见,伴随着轮虫一同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的病毒,或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威胁。当然,就科学研究的意义来讲,我们也无法因此就放弃了对轮虫的研究。毕竟在未来的人类科学发展进程之中,也一定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我们就此放弃,人类又该如何继续向前发展?

环境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活”轮虫这个研究的背后,我们还应该了解到环境的变化。最近几年时间里面,俄罗斯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平原冻土层之中发现的远古生物遗体越来越多,取得的相关科研收获也越来越大,可为何之前却没能取得相关的科研成就呢?

“温室效应”

对此,很多人一定会给出答复,那时因为现如今的科学发展越来越快,人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仪器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受限于各种自然环境和地形气候限制的科学研究,自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诚然,这的确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其实是,随着温室效应的变化,许多永久性冻土层出现松动,人类科学家们才得以发现这些远古生物的蛛丝马迹。

“远古生物”遗骸

而就这一点来看,倘若人类没有加以重视的话,那么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环境,势必会变得越来越恶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冻土层中可不仅仅只有远古生物的遗体或者远古时期的病毒,还有大量的甲烷气体。

一旦越来越多的甲烷气体脱离冻土的束缚,并逐渐成为地球温室气体的组成部分,那么温室效应也必将因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冻土层

因此,在未来的人类发展之中,无论是对远古生物的研究还是对远古病毒的防范,我们都应该注意到环境可能会受到的影响。也唯有如此,人类科学家们所展开的科学研究才能算得上安全且面面俱到。

否则,在我们取得某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时,环境却没能得到相应的保护,那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和以前一样2023-12-24 13:11和以前一样[网友]45.121.179.1
    科学家们做的事情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顶0踩0
  2. 李伟新2023-12-10 23:55李伟新[网友]103.235.203.153
    希望这不会带来灾难,不然就太可怕了。
    顶0踩0
  3. 11234562023-11-27 10:391123456[网友]1.45.86.180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真的需要谨慎考虑啊!
    顶10踩0
  4. 谁为我倾此生、解情愁2023-11-13 21:22谁为我倾此生、解情愁[网友]203.12.65.155
    太神奇了!但确实有点让人担忧。
    顶0踩0
  5. 魔2023-10-31 08:06[网友]203.110.223.7
    这让我想起了《侏罗纪公园》,难道会变成现实吗?
    顶8踩0
  6. wyl75322023-10-17 18:50wyl7532[网友]45.124.209.204
    这是真的吗?科学的力量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顶9踩0
相关阅读
人类在自然界没有天敌 科学家提到一种动物(差点让人类消失)

人类在自然界没有天敌 科学家提到一种动物(差点让人类消失)

...物演化而来的,现代科学家追根溯源,认为黑猩猩在数百万年前,和人类拥有着同一个祖先,只不过在演化过程中的选择阶段,由于决策性失误,导致黑猩猩的祖先走上了和人类祖先截然相反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一个...

2023-01-24 #自然地理

科学家成功复活一亿年前细菌

科学家成功复活一亿年前细菌

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复活了一批一亿年前的微生物。它们来自10个大类和一些小类的细菌,可能是目前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细菌示意图。(ShutterStock)由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局引领的研究组,在南太平洋水深5.7公里的海底...

2023-06-25 #未解之谜

科学家称地球正在死亡(人类要何去何从)

科学家称地球正在死亡(人类要何去何从)

...一共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要知道在6500万年前,那可是一个辉煌的恐龙时代,遍布全球的恐龙占据当时地球生物链的90%。就是这样一个辉煌的恐龙时代,在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

2023-05-30 #自然地理

地球可能发生颠覆性转变(科学家警告:大气氧含量或重回24亿年前)

地球可能发生颠覆性转变(科学家警告:大气氧含量或重回24亿年前)

...发生。就这样氧气含量一次次持续上升,最终创造出适合生物生存繁衍的地球环境。尽管经历了数亿年的漫长进化,直到今天,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无法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生存。然而此前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 I 'm Livin &#...

2023-05-23 #猎奇八卦

木星和月球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的保护神(科学家给出解释)

木星和月球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的保护神(科学家给出解释)

...,现代科学认为,人类是由猿类生物进化而来的,在200多万年前,猿类生物生活在地球上。当时地球上还生活着很多凶猛的生物,猿类生物为了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只能够选择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仅仅能够抵挡外来侵略者,...

2023-08-28 #自然地理

科学家发现人类DNA存在修改痕迹(其中或许隐藏了人类起源)

科学家发现人类DNA存在修改痕迹(其中或许隐藏了人类起源)

...一样!人类DNA或被修改过人类DNA第一次变化发生在距今190万年前,彼时的人类刚从非洲走向全世界,科学研究发现人类DNA序列中被注入了未知的基因。第二次变化发生在大约70万年前,这次基因修改让人类从原始人真正进化成为...

2023-08-11 #自然地理

科学家: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有过渡化)

科学家: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有过渡化)

...现存所有的生命都起源于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这些单细胞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经过缓慢的演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就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生命形式,也就是不同的物种,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多...

2023-06-07 #自然地理

13000年前的神秘隧道会是谁建造的 科学家猜测(可能不是人类)

13000年前的神秘隧道会是谁建造的 科学家猜测(可能不是人类)

...智慧文明所为,那么会是谁呢?通过对巴西地区13000年前生物种族的研究发现,这里曾经生活着一种非常高大的树懒,科学家称之为“大地懒”。“大地懒”在13000年前是非常活跃的,它们跟现在的树懒有一定的血统关系,有着...

2023-05-08 #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