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故事传承:寓言故事中的两个经典成语

时间:2024-01-21

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滥竽充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TIPS:本文共有 23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关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两个,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有关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两个,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2:打草蛇惊

南唐时候,当涂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腐收受了贿赂,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腐收受了贿赂的种种不法行为。

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小标题:写出两个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故事传承:寓言故事中的两个经典成语》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张哥2024-01-21 09:44张哥[网友]202.127.115.197
    这些故事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听的,不仅娱乐还能教育!
    顶0踩0
  2. ↖夕ミ↙Sunflowe bright2024-01-21 09:41↖夕ミ↙Sunflowe bright[网友]211.95.78.25
    @纳唐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有着深刻的启示,不愧是经典成语的来源。
    顶5踩0
  3. 纳唐2024-01-21 09:37纳唐[网友]140.246.65.204
    真希望每个人都能读读这些寓言故事,引导思考和行为。
    顶3踩0
  4. 一抹淡绿2024-01-21 09:33一抹淡绿[网友]117.103.77.96
    小故事,大智慧,让人不禁深思。
    顶0踩0
  5. &我梦772024-01-21 09:30&我梦77[网友]203.14.162.75
    大千世界,原来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都可以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顶2踩0
  6. 洛洛2024-01-21 09:26洛洛[网友]171.38.41.243
    对于语言沟通来说,寓言故事真的很有魔力。
    顶20踩0
  7. 樱空风谷2024-01-21 09:22樱空风谷[网友]121.101.210.90
    看了这两个故事,更明白了成语的深刻意义。
    顶7踩0
  8. 梦如琉璃忆不回往昔2024-01-21 09:18梦如琉璃忆不回往昔[网友]210.87.137.237
    这两个寓言故事真是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啊!
    顶4踩0
相关阅读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 行动和目的相反(史事形成的寓言故事)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 行动和目的相反(史事形成的寓言故事)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南辕北辙这一词语出自西汉时期刘向战国策·魏策四,由史事形成的成语寓言故事演化而来,这一则寓言表达的含义是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2023-08-21 #探索发现

买椟还珠的道理 看清本质/切莫取舍不当(战国时期寓言故事)

买椟还珠的道理 看清本质/切莫取舍不当(战国时期寓言故事)

买椟还珠的道理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整个故事讲述的是买了一个装着珍珠的木匣子,后来将珍珠退还了,只留下空空如也的木匣,表达的道理是取舍不当,把次

2023-08-20 #探索发现

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急于求成最终事与愿违(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急于求成最终事与愿违(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拔苗助长原本的意思是把正在生长的小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但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定要遵循客观的法则,如果一定要违反食物原本的

2023-10-01 #探索发现

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 讽刺了那些表里不一的人(经典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 讽刺了那些表里不一的人(经典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1、故事内容传说在楚国有一位名叫沈诸梁人是叶地县尹,当地人就称呼他叶公,叶公逢人就讲他喜欢呼风唤雨、变化万端的龙,不仅在自家

2023-10-01 #探索发现

伊索寓言有哪些故事 经典伊索寓言小故事(意义深刻)

伊索寓言有哪些故事 经典伊索寓言小故事(意义深刻)

伊索寓言有哪些故事1、疑人窃履从前,有个楚国人住在朋友的家里,他的仆人把他朋友的鞋子偷了回来,楚国人不知道,正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吞

2023-07-15 #探索发现

范蠡救子的故事:大儿子因贪财而丢掉弟弟性命(寓言故事)

范蠡救子的故事:大儿子因贪财而丢掉弟弟性命(寓言故事)

之后范蠡又三度经商,富可敌国,可以说范蠡的一生十分传奇,被人们称为陶朱公

2023-07-23 #历史趣闻

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古代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古代寓言故事)

而愚公移山也是古代寓言故事的其中一个,不过愚公移山到底移的是什么山呢?他又是要给我们讲什么道理呢?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其实移的是

2023-07-23 #历史趣闻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真才实学是硬道理(弄虚作假终暴露)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真才实学是硬道理(弄虚作假终暴露)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在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很多人合奏吹竽,所以他到处搜罗善于吹竽的人,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都

2023-01-30 #探索发现

伊索寓言全文多少字 209000字(故事简短/富有哲理)

伊索寓言全文多少字 209000字(故事简短/富有哲理)

伊索寓言全文多少字伊索寓言全文209000字,此书相传是公元前留时间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写的,里面有30多则寓言,内容大部分都是和动物有关

2023-01-04 #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