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赵匡胤的诗引发的历史传承:朱元璋的回应

时间:2024-01-26

赵匡胤随便做了2句诗+下半句无人敢对+400年后朱元璋:我来对是一则历史典故,讲述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闲暇之余随意编造了两句诗,而其下半句深奥玄妙,无人敢对。400年后,明朝...

TIPS:本文共有 17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赵匡胤随便做了2句诗+下半句无人敢对+400年后朱元璋:我来对》是一则历史典故,讲述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闲暇之余随意编造了两句诗,而其下半句深奥玄妙,无人敢对。400年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听闻此事后,毅然登场,将诗句补全。这一故事既展现了两位历史上重要的皇帝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他们身处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和风貌。故事以诗文对对联的形式展开,有趣且发人深省,也带有些许诗意和历史的情怀。

在封建时期,皇帝地位最高,开国皇帝中很多都是平民出身,在乱世中领兵作战,打下了自己的江山,这些人有着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领兵作战非常出色,政治眼光也很不错,但是文学素养就不是很好了,吟诗作对更加的不擅长。宋朝皇帝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四百年来无人敢对,朱元璋:这么简单,我来。

唐宋时期,当时文人的地位非常高,无论是朝中官员或者是富家子弟,每个人都要学习吟诗作对。皇帝兴致来的时候也喜欢作诗。但他们做的诗无论真实情况如何,都会得到臣子们的交口称赞,并不是他的诗作折服了这些人,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地位。

乾隆皇帝堪称作诗达人,他一生中写诗数量达到了4万多,但即使如此庞大的数量,却没有一首诗可以凭借本身的出色得以传承。

宋太祖赵匡胤也曾经做过诗他出自军官家庭。那一时期我国还处于乱世,国家混战,赵匡胤在年幼时期就加入了队伍,此后跟随军队南征北战,在征讨南唐以及契丹的时候立下了很多功劳,后来还成为禁军首领,得到统治者的看重。

当时的皇帝是柴荣。赵匡胤有一次得胜之后,让很多士兵帮他运输了好几口大箱子。这一场景被人看到就将此事告到了皇帝面前,认为赵匡胤打下城池之后,掠夺大量钱财珠宝,皇帝得知消息心里也有一些不舒服,干脆派人到他府上去查明实情,如果真的抢夺金银珠宝的话,就要将其判罪处罚,结果到了赵匡胤府上找到了那几口大箱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全部都是书籍。

赵匡胤也明白皇帝对他的怀疑,跪在皇帝的面前,向他坦诚称,自己从小读书比较少,文笔不是很好,如今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所以才四处搜罗书籍,希望能多读书,以后可以更好的给皇帝效劳。柴荣听说之后非常的感动,此后更加的重用他。

就像赵匡胤说的那样,他将搜罗来的书也认真的读了。甚至在领兵打仗之余,已经开始尝试作诗了。这天晚上他和好友一起设宴饮酒,几个好朋友见面非常的开心,这天晚上他们一边喝酒一边畅谈,一直持续到了旭日东升,当时看到了冉冉升起的红日,赵匡胤诗兴大发,自己写了一首诗。

诗中描写了旭日东升的场景,韵脚并不是很准确。也没有什么对仗可言,但是诗中蕴含的气势却很足,让当时与他一起吃饭的同僚拍手叫好,赵匡胤也非常的得意,后来甚至爱上了作诗。

在他做了皇帝之后,这一天,恰逢中秋佳节,他在朝堂中设宴,无数臣子前来赴宴,看到天上的圆月,赵匡胤又一次诗兴大发,写出了两句诗。

这两句对仗工整,非常的有水平。但是说完这两句他就没有了下文,赵匡胤完全想不到后面该怎么续,当时就问赴宴的众臣,有没有人可以接这两句诗续上,但是这些臣子们根本不敢去接,又不敢让皇帝晾在那里,只能夸赞皇帝称这两句诗气势太盛,堪称绝句,没有人能够接得起来。

此后多年,宋朝传承了好几代皇帝,这些皇帝以及臣子都不敢贸然去续自己先祖的这首诗,所以这首诗就这样只有两句,一直留存了四百年。朱元璋作为泥腿子出身,几乎没读过书,作诗对于他来说就更难得了。

他在登基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泥腿子的身份感觉丢人,也没有勉强自己非要去吟诗作对,写文作赋。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得知了宋朝时期的这件事情,也看到了赵匡胤做的那两首诗,作为后代的皇帝完全不存在看对方脸色的情况,大笔一挥,轻松就把后两句接了出来。

这两位皇帝因为一首诗也被联系了起来:“未离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万国明。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前两句赵匡胤写的非常出色,有意境有文采,后两句略显生硬甚至有一种打油诗的感觉。

这两位皇帝原本都没有什么文学素养,但是赵匡胤经过多年学习之后,已经可以写出两句不错的诗,朱元璋志不在此,直到临终也没有几句诗作流传。但是朱元璋对于整个明朝的贡献还是非常突出的,在位时严惩贪官污吏,文官武将都有很多优秀人才,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很幸福。赵匡胤虽然写出了不错的诗文,但是在位时重文轻武,也为宋朝后期的转折埋下了祸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尚冰说历史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赵匡胤的诗引发的历史传承:朱元璋的回应》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轻笑2024-01-26 13:39轻笑[新疆网友]203.33.200.161
    这种从诗歌中看历史的视角很新鲜,希望能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顶49踩0
  2. 本柒2024-01-26 13:23本柒[云南省网友]119.63.46.58
    历史传承中的诗歌真的是很有魅力的一部分,能够连接起不同时代的人们。
    顶9踩0
  3. 南荣温城2024-01-26 13:06南荣温城[江苏省网友]203.1.67.247
    想不到历史人物之间还有如此深刻的对话,朱元璋对赵匡胤的回应一定很有意思。
    顶0踩0
  4. 碎心猴2024-01-26 12:50碎心猴[国外网友]117.103.78.91
    这些历史诗作真的很有意思,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顶10踩0
相关阅读
河南一个120万人口大县 袁绍出生于此(因赵匡胤而改名)

河南一个120万人口大县 袁绍出生于此(因赵匡胤而改名)

随后义军兵锋北向,占领了军事要地陈县,并在此建立张楚政权,四处攻城略地,一时间反秦义军四起,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2023-05-13 #历史趣闻

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那他凭借什么赢得了后人好评)

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实现全国统一(那他凭借什么赢得了后人好评)

从这一点来看,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并没有完成他的任务

2023-07-21 #历史趣闻

南宋明明有很多赵光义后裔(赵构却为何要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南宋明明有很多赵光义后裔(赵构却为何要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并且,太子赵昚并不是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

2023-10-04 #历史趣闻

曾经天下无双的蒙古铁骑为何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打得满世界跑

曾经天下无双的蒙古铁骑为何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打得满世界跑

要谈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从元朝建立开始

2023-05-24 #历史趣闻

江苏600村民要求集体改姓 以祖宗牌位为证(说出600年前一段往事)

江苏600村民要求集体改姓 以祖宗牌位为证(说出600年前一段往事)

曾经,在江苏的一个村子中,600名村民就提出过集体改姓的请求,为了能够成功改姓,他们甚至还拿出了祖宗牌位、族谱等作为证据,而在此次改姓风波中,一段

2022-11-30 #历史趣闻

“传国玉玺”传丢了 从史料上看(有可能在这2个地方)

“传国玉玺”传丢了 从史料上看(有可能在这2个地方)

古者尊卑共之史记正义所谓的传国玉玺,就是能够象征皇帝身份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2022-11-30 #历史趣闻

朱元璋有多少老婆:22位老婆(马皇后最忠心)

朱元璋有多少老婆:22位老婆(马皇后最忠心)

朱元璋这个人生性多疑,宁可杀死1000人也不会让一个人落网

2023-05-28 #历史趣闻

朱元璋为何要将孟子搬出文庙 孟子思想威胁统治(权力不自由)

朱元璋为何要将孟子搬出文庙 孟子思想威胁统治(权力不自由)

朱元璋对于孔子的论语一书简直是爱不释手,然而有天朱元璋在看孟子一书时却大发雷霆,命人将孟子搬出文庙

2023-06-05 #历史趣闻

易经64卦 “张天师家族”却只传承63代(是巧合 还是必然)

易经64卦 “张天师家族”却只传承63代(是巧合 还是必然)

山东孔家则是指孔子衍圣公一脉,由孔子的嫡系子孙一脉相承,到了明朝末年,衍圣公孔衍植是孔子的第64代孙

2023-08-18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