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桃花行:贾府落幕前姐妹们最后的努力

时间:2024-02-03

黛玉的桃花行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歌,在红楼梦中被赞誉为妙绝。这首诗是在贾府即将落幕之际创作的,象征着众姐妹们最后的努力和情感的宣泄。在诗中,黛玉以桃花作为意象,抒发对离...

TIPS:本文共有 66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黛玉的《桃花行》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歌,在《红楼梦》中被赞誉为“妙绝”。这首诗是在贾府即将落幕之际创作的,象征着众姐妹们最后的努力和情感的宣泄。在诗中,黛玉以桃花作为意象,抒发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她借桃花之美来比喻女性婀娜多姿的风采,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的虚无和短暂的感慨。《桃花行》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打动着读者,展现了黛玉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红楼梦》里宝玉一向唯黛玉马首是瞻。第四十回贾母领着大家逛大观园,坐船的时候宝玉嫌弃水面上破荷叶可恨,说怎么不叫人拔了去。宝钗笑着解释这园子近来天天有人逛,哪有叫人收拾的功夫。黛玉在旁边插话: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宝玉一听,风向立转,说果然好句,以后怎么就别叫人拔去了。你看他变的多快,其实黛玉是不是真的不喜欢李商隐?李商隐的诗真的就只有这么一句她看得过去?都还不一定呢,黛玉当时很可能只是想使性子在宝玉面前压倒宝钗。宝玉不傻,他当然知道黛玉这点小心思。可是黛玉至上,黛玉说要留着残荷,那就一定得留,在宝玉心里,黛玉说什么都是对的,做什么都是好的。她写的诗永远比别人强,怎么夸都不过分,可黛玉就有这么一首诗,宝玉读过之后并不称赞。

这是哪一首诗呢?出现在小说第七十回里的《桃花行》。宝玉读了《桃花行》之后为什么不称赞呢?我们读过全诗自然会明白。“行”代表诗歌体裁,《桃花行》的意思就是桃花之歌。黛玉曾经在春天为落花写过诗,这落花究竟是什么花?我们不知道,《葬花吟》是用花来比喻人的,她歌咏的不是大自然真正的落花。《桃花行》却不同,春天来临的时候黛玉被一株株盛开的桃花感动了。这一次,她的眼泪为桃花流。盛开的桃花是艳丽的,洋溢着春天热烈的气息,所以《桃花行》的语调不是通篇感伤,黛玉要先描写桃花的美,再从这美中看到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的毁灭。根据诗情的不同,我把全诗三十四句分成三个部分。

我们先看第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描写了一幅由帘外桃花,春风和帘内人构成的画面,这个画面很深情。我们来看看黛玉是怎么写的: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帘外竞相开放的桃花在春风里轻轻地摆动,帘内的桃花晨起懒梳妆,帘内的桃花这个比喻,比喻帘内的人,所以诗歌接下去三四两句直接说“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我们可以直接把帘内的桃花直接理解成就是黛玉本人,用桃花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很常见,小说地三十四回黛玉写题帕诗,写着写着“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因为内心情感的荡漾,黛玉面若桃花,甚至比桃花还美,这就是用桃花打比方。帘内人早起该梳妆了,可是她懒懒地没动,“晨妆懒”这个懒字不是懒惰的意思,懒是因为无心,没心情,黛玉的心在伤春,所以她晨懒妆。帘外桃花和帘內人隔得不远,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桃花想偷偷看一眼帘内人,春风猜到了她们的心思,为她们吹开了帘栊。”东风有意”“花欲窥人”这是拟人的写法,桃花有什么情啊?春风哪来的意?“情”和“意”不都是人的感觉吗?那既然帘内人这么多情为什么她不将帘子卷上去直面美丽的桃花,拥抱温暖的春风呢?

我在第七十回里读到《桃花行》第一个感觉就是黛玉终于写桃花了,我知道她迟早要为桃花歌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黛玉咏过白海棠,也咏过菊花。小说第六十三回,贾宝玉过生日,大家玩占花名的游戏,黛玉抽到的花签是芙蓉,她应该为芙蓉歌唱才对,为什么我觉得她迟早会写一首桃花之歌呢?那一天黛玉抽到的是芙蓉,有人抽到了桃花,是谁呢?是袭人。怡红院的丫头里和黛玉关系好的是晴雯。袭人一般认为是宝钗派,和黛玉似乎不相干,其实不然,她们的关系密切着呢。她两是同一天生日,都是二月十二花朝节,袭人姓的就是花。曹雪芹的文字不随心所欲,他每一笔都是有用意的。跟黛玉同一天生日的袭人抽到了桃花,这说明桃花和黛玉之间不会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这还只是个暗示或者说是我的推测。把桃花直接和黛玉联系起来的描写,书中是有的,而且非常明显。桃花是宝黛爱情最早的见证者。两个人一起读《西厢记》,不是在怡红院,也不是潇湘馆,而是大观园沁芳闸边的桃花底下。那天他两不仅偷看了禁书,还一起掩埋了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桃花。黛玉一个人葬花,写《葬花吟》的那一次,书里没说她葬的是什么花,只是说残花落瓣,而这一次点明了就是桃花。共读《西厢记》和共同葬桃花,对宝黛爱情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此他两结下了和桃花不解之缘。

小说第五十七回,紫鹃慌称黛玉要回苏州原籍去,宝玉大病了一场。那天紫鹃对宝玉说,一年大二年小的,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该防嫌了,姑娘不让我们和你随便说笑。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宝玉一听,心里像浇了一盆凉水,“魂魄失守,心无所知,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哪里的山石呢?小说接下去写,雪雁回到潇湘馆后,和紫鹃说看见宝玉哭,紫鹃忙问在哪儿?雪雁回答“在沁芳亭后头桃花树底下”。宝玉找一个地方独自伤心,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而那山石正好就在沁芳亭后面的桃花树底下,这是有缘还是巧合?

如果我们再往下读,到了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瞒的是宝玉娶宝钗的消息,瞒着的是黛玉。可是没有瞒住,黛玉很快就知道了,是贾母屋子里的傻大姐在“沁芳亭那边山石背后当日同宝玉葬花之处”告诉她的。第九十六回不是曹雪芹的原笔,而且续书人把沁芳闸和沁芳桥混为一谈,但是毕竟他注意到了桃花和宝黛关系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把黛玉得知宝玉娶亲的情节安排在沁芳桥的山石背后,也照应到了那片特殊的小桃树林。所以虽然黛玉是风露请愁的芙蓉,可是桃花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桃花作为文学意向有双重给你内涵,桃树开花早,可是花期不长,所以它既让人看到青春的喜悦,又最能体现红颜易老,这样的意向跟黛玉又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她怎么可能不为桃花歌唱呢?

《桃花行》前六句用桃花点题,“桃花帘外东风软”可是盎然的春意没有给黛玉带来快乐她无心晨妆,不敢正视大好春光,当娇艳的桃花绽放在风中时,黛玉感时伤春,幽闺自怜,把自己藏在低垂的绣帘后面。我们接下去读: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所谓“岁岁年年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桃花跟往年一样,可是帘内人一年比一年消瘦,桃花怜帘内人,为她生起了忧愁,于是春风将桃花的情意吹进了帘中。“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帘内人终于走了出来,她看见桃花开满院,春光无限好。可是院里春色越浓,她就越伤感,艳丽的桃花无情地对比出人的消瘦,加倍地反衬了她的孤独,寂寞。你看她有多孤独,“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黛玉住的小院,除了竹子就是苍苔,书中描写潇湘馆要么“竹影参差,苔痕浓淡”,要么“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上苍苔布满”,竹和苔也是这个小院的主人。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苔是留不住的,长苔的地方冷清,可是潇湘馆里真正冷清的是黛玉的心。你看她晨起懒梳妆,夕阳西下时又独自凭栏。“栏杆人自凭”的画面在古诗词尤其是词中很常见,宋代词人柳永说“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个依靠着栏杆,伫立远望的特写其实是词人愁绪的外化,长久静立的背影传达的是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

那么桃花引发了黛玉怎样的不安情绪呢?她伤春是肯定的“庭前春色倍伤情”,可是一定不光是伤春。宝玉读过《桃花行》之后不称赞,他的反应是什么呢?“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如果只是伤春,宝玉的反应不会这么强烈。开放在小说第七十回的桃花给黛玉带来的悲愁感一定比一般的伤春之情浓烈的多。那么这是怎么样的悲愁感呢?

桃花作为文学意向,《诗经》里一早就有,“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你看桃花在文学里的出场是带来快乐,令人喜悦的。即使是沉浸在感伤情绪中的黛玉,也无法忽略桃花的美,所以在诗歌的第二个部分我们会读到一些描写桃花绚丽的句子: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这十句诗头一句用顶针续麻法,一方面结束诗歌上部分“栏杆人自凭”的场景,一方面转入对桃花的描写。桃花的美艳是通过凭栏人的眼睛看到的,凭栏人穿着茜裙独自在东风中掩面哭泣,又移步到桃树林中,靠着桃树站立。桃花和桃叶在风中飘落,可是留在树上的青翠欲滴的桃叶中还不断地有红色的新蕊吐出。桃树正在花期,桃花落了还开。“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这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 千万株桃树上桃花盛开,远远望去,桃树像被包裹在一片红色的烟雾中似的,火红的明艳照亮了楼阁,模糊中分不清楚哪儿是桃花哪儿是绣楼。“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桃花如此明艳,那是织女用天机织出的鸳鸯云锦烧破后落入凡间的吧。这一片明艳又让我想起春天女人从酣睡中醒来时的脸庞和推在一边的红珊瑚枕头。这几个描写桃花的句子很美,黛玉诗歌以感伤为主,主观色彩很重,这么壮观大气的描写不常见。

小说第七十回引出《桃花行》时,用的是侧写,最早露面的是湘云的丫头翠缕,湘云打发翠缕来叫宝玉,请二爷出去瞧好诗。宝玉问哪里的好诗?翠缕回答“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你去了便知。”又是沁芳,沁芳桥边有桃花树,姐妹们聚在一起读黛玉的《桃花行》,没有比这儿更好的更合适的地方了。宝玉 赶到之后,这首《桃花行》已经获得了姐妹们的一致好评,她们给出好评,我想跟这个地方对桃花之美的描写大有关系。第二部分结束时有两句“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这是接着“春酣欲醒移珊枕”来写的,醒来后要梳妆,所以侍女用铜盆盛了清水进来,水里浸着桃花,有清香。这说的是洗脸,可这不是实写,黛玉并不是要写紫鹃伺候自己晨起梳洗,她的重点在后面那个“冷”字。“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的美是火热的,怎么能跟“冷”字用在一起呢?这是人的心理感受,不是桃花的温度,也不是胭脂的温度。读诗读到这种反常的地方我们就要注意了,无论桃花怎么样的明艳,一个“冷”字仍然使它归于寂寞,诗歌快要进入第三部分的时候,令人喜悦的桃花从黛玉眼中退去了,她看到的是红颜易老。我们刚才说作为文学意象,桃花有双重内涵,诗歌写到这里的时候,它的内涵开始在变化。最后一部分是这么写的: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还是顶针续麻,接着刚才的“胭脂冷”往下写。胭脂的颜色殷红鲜艳,跟桃花多么相似,那是伤心女子流下的眼泪啊。据说魏文帝曹丕的后宫里有一个名叫薛灵芸的女子。她进宫前辞别父母,走一路哭一路,滴进玉唾壶中的泪珠凝成了血,所以伤心女子的眼泪又叫做“红泪”,而且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子,绛珠不就是红色的泪珠吗?所以“花之颜色人之泪”泪自长流水时,桃花自娇媚,一旦泪水流尽,花儿也就跟着慢慢枯萎了。春天在杜鹃的叫声中归去,只有月光冷冷的影子残留在寂寞低垂的窗帘上。满眼春光,红桃多姿,可是黛玉恢复了她在《葬花吟》里感花伤己的情绪,她过滤了所有的暖色调,只留下惨淡的冷和寂寞,那是生命结束的色彩。很多学者说《桃花行》和《葬花吟》一样,带有诗谶的意味,黛玉是用这首桃花诗对自己的结局做了象征性的预写。

诗歌最后一部分就这么写完了。在这个部分桃花和人不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而是“花之颜色人之泪”,盛开的桃花何止令黛玉伤春啊,黛玉并不留连桃花的美丽,这美让她忧伤。她从桃花耀眼的红色中看到的是带血的眼泪,是即将到来的枯萎,是花飞人倦春归去,是美的瞬间终结。宝玉读完这首诗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就是因为这个部分。他不相信这首诗 是薛宝琴写的,因为只有林妹妹才是“曾经离丧,作此哀音”的人。只有经历过亲人离丧,自己又常年生病的林妹妹才会从盛开的鲜花中看到凋残,觉得死亡触手可及,并且用诗的方式凄美的表达死亡。

《葬花吟》的开篇就是“花谢花飞”,人即落花,落花即人,整首诗情感的反差不太大。可是《桃花行》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描写桃花的美艳和深情,人的悲愁感是一点一点增强的,直到最后春残花尽,人和花都归于憔悴。最后呼应着《葬花吟》里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两首诗写法不一样,可是殊途同归。那么既然殊途同归,主题一致,无论是四下飘飞的落花还是枝头绽放的鲜花都让黛玉顾花自怜,想到死亡。为什么曹雪芹要在《葬花吟》之后让黛玉再写这么一首《桃花行》呢?

我试着从两个方面进行推测。第一,贾府大厦将倾,个人爱情无果,黛玉写《桃花行》有这两个原因足够,小说还没写到第七十回,贾府走下坡路的迹象就已经非常明显了,黛玉寄人篱下,现在连寄居的大厦自身都不稳当了,敏感的她能无动于衷吗?小说第五十四回贾府过元宵节,凤姐讲笑话,说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赏灯吃酒,热闹非常,然后她编了一大串的子子孙孙像绕口令似的,就是不往下讲。贾母问,底下怎么样了?凤姐说“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这算什么笑话,冰冷无味。于是凤姐又讲了一个,还是正月半,几个人扛着房子大的炮仗去城外放,引得上万人跟着看热闹,有个人性子急,拿香提前点着了,只听好“噗嗤”一声,众人轰然一笑都散了。凤姐讲了两句话,两次都说到“散了”,这虽然是过节当玩笑话讲的,众人听完之后也大笑,可是笑过之后呢?书中没说。

一旦黛玉回味这两个“散了”,还可能当笑话看吗?她心里一点阴影都不会有吗?真这么粗枝大叶,黛玉就不是黛玉了。有人说黛玉是生活在诗里的,她怎么可能留意贾府败不败这样的俗务呢?这个观点我不认同,探春在大观园兴利除弊,黛玉在一旁看着很是赞赏。第六十二回她跟宝玉讨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你看她是不留意俗务吗?明显不是吧。黛玉的特点是留心俗务,可她不屑于做俗务。我相信凤姐大过节的一再提到“散了”,黛玉不会置若罔闻。

这是大环境,那么个人世界呢?更不如意。黛玉是为爱活着的,宝玉的爱情她已经拥有了,可这爱情没法公开。第二十五回,大伙儿聊暹罗进贡的茶叶,黛玉说我吃着好,凤姐打趣她“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可是到了元宵节讲笑话的这回,宝玉给大家斟酒,大家都干了。到黛玉的时候她不喝,拿起酒杯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凤姐冷眼旁观说了一句“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说“没有吃冷酒”凤姐说“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听出弦外之音了没有?元宵家宴上的酒都是温过的,宝玉给大家斟酒前要得就是一壶暖酒,哪里来的冷酒?这分明是凤姐在宝玉的婚事问题上见风使舵。打趣黛玉吃茶是一种态度,现在看宝黛在人前亲人不避嫌疑,无端地说出“冷酒”的话来,这又是一种态度。其中反常之处黛玉领会不到吗?我相信她对自己爱情的渺茫结局是越往后看得越清楚的。桃花是宝黛爱情的见证者,是时候写一首关于桃花的歌了,这是我的第一个猜测。

第二《桃花行》在第七十回出现,是为重兴大观园诗社服务的。我们直到黛玉痴迷于跟自己的心灵对话,《葬花吟》,《题帕三绝句》、《秋窗风雨夕》都是写给她自己的看的。向往“一抔净土掩风流”的黛玉从来不期待她的诗歌有读者,可是《桃花行》是个例外,你有没有觉得这首诗被推出来的时候有点大张旗鼓的味道?翠缕叫宝玉快去瞧好诗,宝玉忙梳洗了出来,书中写道“果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见他来时都笑说,这会子还不气俩,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恰好万物封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宝玉听着,点头说很好。”这里曹雪芹说的很明白在,《桃花行》是作为海棠诗社的开锣之作出现的,刚才这段话摆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海棠社更名为桃花社,后文交代,黛玉还因此成为桃花社主。也就是说小说在第七十回,在贾府大厦摇摇欲坠的时候,一首《桃花行》的创作引发了姐妹们重兴诗社的兴致。这是她们在大幕降下之前能够做的最后一点努力,可叹夕阳晚景。

宝玉说,《桃花行》是“曾经离丧”的林妹妹作的哀音,用哀音来重振诗社,这说明红楼群芳努力要挽回的这一脉风流只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桃花行:贾府落幕前姐妹们最后的努力》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铃木まぁちゃん2024-02-03 16:24铃木まぁちゃん[天津市网友]203.82.0.225
    《桃花行》中姐妹间的情谊真挚动人,落幕前的努力让人心疼又感动。
    顶10踩0
  2. 就幻想一次2024-02-03 16:05就幻想一次[山西省网友]202.12.106.241
    观看贾府落幕前姐妹们的努力,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和友情,真是令人动容。
    顶5踩0
相关阅读
贾府的算计高手是谁?揭秘不是王熙凤也不是贾母王夫人的内幕

贾府的算计高手是谁?揭秘不是王熙凤也不是贾母王夫人的内幕

在红楼梦中,贾府中最精于算计的女人非王熙凤、贾母王夫人,而是林黛玉。林黛玉虽然因其文静温柔的形象而被人所熟知,但她同时也展现了出色的智谋和算计能力。她对自己的命运和家...

2024-01-29 #综合

黛玉为什么不能嫁给贾宝玉:体弱多病(贾府中人不同意)

黛玉为什么不能嫁给贾宝玉:体弱多病(贾府中人不同意)

黛玉葬花表达了什么黛玉葬花表达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她从小母亲就去世了,一只在贾府客居,虽然生活不错,但是寄人篱下终究是不好受的,后来父亲去

2023-06-30 #历史趣闻

贾府里如何过年 年货超级丰厚(奢华程度出人意料)

贾府里如何过年 年货超级丰厚(奢华程度出人意料)

第五十三回写到,大约到了腊月大年二十九,一天小厮进来拿了禀帖和账目回贾珍:"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交租了

2023-06-10 #历史趣闻

蘅芜苑是坟墓 细琢磨后冷汗直冒(坟墓还没那么骇人)

蘅芜苑是坟墓 细琢磨后冷汗直冒(坟墓还没那么骇人)

蘅芜苑通恨无缘,乃薛宝钗将来与贾宝玉有分无缘之意

2023-06-07 #历史趣闻

皇上为什么抄贾府:贾家命数已尽(得罪当朝红人)

皇上为什么抄贾府:贾家命数已尽(得罪当朝红人)

贾府被抄前,形势可以说的上是雪上加霜

2022-11-29 #历史趣闻

红楼梦中的鸳鸯 贾琏和贾赦:贾母对下人的善意背后有何深意?

红楼梦中的鸳鸯 贾琏和贾赦:贾母对下人的善意背后有何深意?

在红楼梦中,鸳鸯作为贾母的贴身丫鬟,深得贾母的信任和宠爱。然而,鸳鸯却被命运安排嫁给了贾琏,这种命运安排让贾赦不忍心,但又无能为力。贾母对下人如鸳鸯的关爱,源于她对人...

2024-01-26 #综合

春天之美:诗人笔下的绚丽描摹

春天之美:诗人笔下的绚丽描摹

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下文是小编想到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我们一起学习吧。: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

2024-01-24 #综合

民国幸福女人:她八九十岁依旧被宠成公主(两人暮年仍似初恋)

民国幸福女人:她八九十岁依旧被宠成公主(两人暮年仍似初恋)

在民国时期的知名女名人中,还有一家仅次于宋氏三姐妹的传奇姊妹,叶圣陶盛赞她们: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2022-11-28 #历史趣闻

红楼体是什么意思(对《红楼梦》文风的拙劣模仿)

红楼体是什么意思(对《红楼梦》文风的拙劣模仿)

这种模仿就是红楼体,那么红楼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2023-09-17 #猎奇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