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回到大连:一线城市的后悔与反思

时间:2024-02-07

书中通过讲述一线城市的繁华与忙碌,以及回到大连的宁静与舒适,探讨了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与快乐

TIPS:本文共有 59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从一线城市回大连+你后悔了吗?》是一本探讨城市生活选择的书籍,它以大连作为一个重要的对比点,引发读者对自身选择的思考。书中通过讲述一线城市的繁华与忙碌,以及回到大连的宁静与舒适,探讨了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与快乐。作者以亲身经历和见闻深入分析了不同城市背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引导读者反思自身的生活选择,探讨后悔与否的问题。这本书旨在启发读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大家分享城市生活的利弊,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读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写在前面:

这是我们耗时最久的一个选题。作为一个新生的自媒体号,保持固定节奏的推送内容才是前期粉丝积累、阅读量稳步上升的保障。但是谁也没想到,刚推出三个栏目、四篇内容的“零四幺幺”,卡在这样一个选题上,且一卡,就是一个多月。

卡在出发点上。“零四幺幺”其实是几个曾经的传媒人,带着对大连的热爱和一点点不甘,还有本能的倾诉分享欲望,利用专职工作之外的时间组建起来的。在全国全行业都在观望大连、感叹大连过去辉煌的三十年,从东北经济的萧条谈到大连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时候,经过纠结与思考,我们决定换个角度,让真正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告诉你真实感受。不管结论是“后悔”还是“不悔”,采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

卡在标题上。最初的标题,是“那些从北上广回到大连的年轻人”,但在与采访对象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优秀的人们,当初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北漂”“上漂”——他们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与工作经验,年龄在30岁上下,有一定的人生经验。从牛津大学毕业的阿科,有过短暂的北漂经历,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们:“80后已经在思考人生的转折点了,现在仍在一线城市打拼的90后,其实正在寻找机会。”海外及一线城市也许机会更多,但是竞争也多,这并不能增加你能抓住机遇的几率。因此在我们的立场上,“机会”并不是一线城市的优势。

卡在采访上。在寻找采访对象这件事上,其实我们一直很擅长。但是这次的“定语”太多,国内一线城市有过工作经验、几年后才选择回到大连、行业及经历最好不重复,各有特色……在广撒网之后一周,搜集各方线索回馈,才确认了6组采访对象。又根据大家的时间,进行了拜访面谈、语音视频采访、提纲文档采访……感谢所有推荐人,更感谢接受采访的7个新朋友。

在采访结束后,我们都会问一句:对于回大连这件事,你后悔了吗?

答案远比“YES”OR“NO”更精彩。

,Frank面临高考,时值北京申奥成功,四年后即将举办奥运会。理科男孩心念一动:如果能在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参与到这场举国盛事中,是一件多么精彩的事。于是,带着对北京的向往和奥运会的憧憬,他考入了北京化工大学。

四年后,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两个月,Frank正在找工作、找房子。奥运会开幕式那天,他在出租房里看直播,看到电视里鸟巢体育馆烟花盛放,照亮半个北京城,当初那个小小的梦想,如一粒微尘,被淹没在庞大的城市夜空中。

北京真的太大了。他在清华紫光的一个部门做脱硫塔设计,从住的五棵松到工作的五道口,经历公交、地铁、步行,每天有近4个小时耗在路上。疲于生计,疲于日常,5000块钱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生活成本上,买房需要户口,买车需要摇号……终于在两年后,因为和女友分手,他下定决心离开北京。

起初,Frank在大连开发区一家知名日企工作,这次他没有选择做设计师,而是开始尝试做建筑玻璃销售。利用专业、经验和语言优势,加上日企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空间让他得到很大的锻炼,全国各地的出差,眼界大开。四年后,他成功跳槽到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德国企业,负责东北地区制冷领域。这期间,他也曾驻上海一段时间,但工作性质并不需要他常驻某地,于是他又主动选择回到大连。

异地参展、异国交流,是Frank的工作日常

现在的Frank,已经成为这家德企的全国制冷行业经理。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在国内外,一半时间在大连。他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满意,收入不菲,离父母近,工作节奏自己掌握,闲暇时间健身和旅行,已经过上了大部分人理想的生活。

“如果要你给仍在一线城市打拼、挣扎要不要回家乡的年轻人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

“每个人的独立性、价值观不一样。如果你愿意冒险,勇于尝试,并且能享受吃苦的过程,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努力的人在哪里都会拼出结果。不管是北京、上海还是大连,留在哪里,关键是看性价比。城市并不会限定你未来会走多远,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对我而言,回大连是当初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川川大学学的是编剧,研究生考入了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留在出品了《超人归来》《蝙蝠侠》《斯巴达300勇士》的传奇影业,做制片助理:“当初公司选择我,是看好我的中国背景,本质上是看好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她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与国内影视行业对接,做合拍片和海外发行,就此初涉中国影视圈。

,美国经济萧条,电影行业也开始陷入不景气。而此时中国电影发展势头正劲,《赤壁(下)》《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疯狂的赛车》《聂隐娘》……这一年,喧嚣与生机,疯狂与冷静,这些因素同时出现,揭开了华语电影黄金十年的序幕。此时的川川并不知道回国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是她还是回到了北京,在一家新成立的影视投资公司做项目。那时国内仅有2、3家影视基金公司,她和她的投资人,属于这个行业的先行者。

学编剧出身,又热衷于文字与影视工作,川川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编剧梦。在工作时间之外,她没有停止影视文学创作。当时北京海淀剧场、人艺剧场的每周演出,她一场也没有错过。

那些在什刹海酒吧听老友唱歌、在游客还不是太多的南锣鼓巷和中戏朋友闲逛的日子,她都当做人生值得珍藏的经验。

“你家境不错,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很多人会这么问川川。其实她也曾经放弃过。,她回到大连,加入国内着名编剧高满堂老师的工作室,参与剧本创作。这两年她收获颇多,生活也没有太大压力。但是高满堂老师对她说:“如果你想要有更大的提升,必须再走出去,看看别的同行都是怎么做的。”

于是,她又去了天津,加入了另一个编剧工作室。期间不多赘言,她见证和经历了行业内大多数编剧的成长历程:小透明——写手——一剧成名或者连署名权都不能拥有……这让她深刻体会到:在中国,影视编剧还属于弱势行业,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护编剧利益和版权。

回大连前,川川重回美国休了个短假

,身心疲惫的川川又回到大连。看书、旅行、写剧本,在大连,她能抛开昼夜闭关创作的紧张节奏,也无需与各方部门机构利益拉扯。这个她出生、长大的城市,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和自由,让她冷静下来,思考接下来要走的路。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川川说,她刚注册了自己的编剧工作室,好在编剧的工作不需要非得在北京上海坐班,在大连也完全可以实现。她将以公司的名义,重新出发,建立自己的编剧团队,维护编剧和版权权益,安心做好戏。

期待川川的那出好戏。

,北京房价均价为13000元;

,北京房价均价为60000元;

间,房价涨了5倍。

Sure从北京回到大连,也了。

Sure大学是学传媒的,毕业后进入当时风头正劲的旅游卫视当记者。有时需要出镜采访,更多时候是帮前辈打打下手,甚至需要扛着偌大的摄像机一路小跑。

她的大学室友,十个人中有六个人选择留在北京。Sure选择离开那天,和大学好友开开心心地吃了顿散伙饭、订了火车卧铺,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八点到达大连,开始新生活。

找工作的时候,却扎心了。招聘网上的相关职位信息少得可怜,Sure有那么一点儿怀念北京的就业机会和文化资源了。不过很快,Sure就再就业了,在一家杂志社做文化编辑。

画画和烘焙,都曾让她在网络上小有名气,收获了粉丝

这十年间,Sure还是会偶尔想念国家图书馆、紫竹院、798、西单图书大厦……统共回北京了三次,两次是去学习,报了学费并不便宜的烘焙课程;还有一次是带孩子去玩。

“如果时光倒流,会留在北京吗?”

“必须不会啊!但是,那七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应该会更加努力吧。”大都市热闹时尚前卫,而疲于奔命是赠品。在大连,她结婚、生子,辞了工作学烘焙,开过一家面包店……“像我这么普通的人,如果在北京,光是活着,可能就已经用尽全力了吧?”

Sure说:“在北京,我的人生只有一个版本——‘社畜不敢有梦想’;而在大连,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大家都过得没那么紧张,我也可以为自己争取多一点的生存空间。无论是裸辞、生二胎、再创业……至少有胆去试一试。”

高三那年,蘑菇力在爸爸的陪伴下,去杭州艺考。途径上海,冬日里上海的街头蒙着灰色,熙熙攘攘的南京西路上一栋大厦格外瞩目。蘑菇力抬头望着上海文化广播集团(SMG)的招牌,暗自期待未来能够在此工作。

那年高考,蘑菇力顺利考上了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之后她又去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留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她到上海谋职,第一份工作,就进入了SMG东方卫视品牌推广部,担任设计师,负责频道相关的品牌推广、宣传等工作。

从小就学习艺术的蘑菇力是一个典型的“逛展狂人”。周末的时候,上海有数不清大大小小的艺术与设计展览,这是蘑菇力深爱上海的原因。但伴随常年伏案工作的,还有如影随形的颈椎病、肩周炎……年纪轻轻居然得了“职业病”,蘑菇力的妈妈着急了,一天打好几个电话催她回连。正好此时大连艺术学院招聘教师,蘑菇力投了一份简历,回连面试,不久就收到了录用通知。

现在,蘑菇力已经在大学当了四年教师。从市内坐班车到开发区上课、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生活也在自己的规划下,渐渐走上了正轨。但刚开始还是有遗憾的:城市艺术氛围匮乏,行业内的交流也显不足,她想从专业上有所提升,只能通过网络或者利用假期去外地获取能量。

今年8月在大连举行的杨晨X之间雕塑展

最近两三年,大连逐渐有一些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几乎每场都能看到蘑菇力的身影,她还会第一时间告知自己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多逛展,多看看。艺术院校也会不定期举行交流活动。“只有不断的学习和体验,才能开阔眼界,提升专业素养。”

中山美术馆及高校艺术展

“从上海回大连,你后悔过吗?”我们问。

她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曾经以为听从了家人的召唤,会牺牲自己的生活与理想,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不管是当大学教师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还是这座海滨城市的文化氛围,大连正在努力生长,而我有幸一路见证。

,是吕舒和Kelly从上海到大连创业的第十个年头。在上海待了三年半,Kelly在高端服务式公寓工作,吕舒任职于肯德基原材料供应商,年轻肯干、平台又好,工资自然是不低。刚回到大连的那一年,可以享受慢生活节奏的他们,收入也是没法回避的问题。大连纵然有着好山好水好风光,可是作为一座东北沿海城市,创业环境和投资机会却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

当初到大连创业,是吕舒和Kelly的共识:“上海气候湿热,来自吉林的我们很难适应。而且一直觉得这个城市不属于我们,想找一个有归属感和亲切感的城市,大连离我们老家也比较近。”

到大连第一年,两个人开始疯狂地找房子,不久大连美丽国际青年旅社投入运营;后来他们又在金石滩开始了第二家青旅。每天接待世界各地来大连旅游的人们,给他们推荐大连的景点,还结交了朋友。

青年旅舍一角

初,kelly在奔四的年纪,决定转换跑道,在事业上寻求新的发展。她回到老家吉林筹划了一家绘本馆,专注儿童游学项目和英语分级阅读。吕舒则留守大连负责两个青旅的运营。

Kelly说:“在大连生活了十年,早就视它为第二故乡了。虽然现阶段要两地奔波,但无论事业轨道如何转换,以后还是会把业务和精力向大连这边调整的。”

阿科的履历惊人,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高二到英国读书,之后考入牛津大学物理系。回国的时候,他是物理学硕士。之后他并没有进入大多数人以为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做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在北京做国外带回来的环保及生物工程项目。后来他发现,其实北京和伦敦也没有多大区别,与其继续做下去,不如直接回伦敦。有一次回大连,他想喝杯咖啡,却找不到满意的,干脆在大连开了一家咖啡店。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家店是家乡大连给他上的第一堂课。由于自己本身是咖啡的门外汉,店很快关门了。但这彻底引发了阿科对于咖啡的兴趣。他发现咖啡领域并不仅是一杯成品这么简单,它是一个产业线很长的工业。此时物理学出身的他,将逻辑思维与科研精神发挥到极致:

为了做好咖啡,他去学咖啡师,并在世界咖啡手冲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中,从大连赛区入围总决赛;又做了烘豆师,掌握烘豆技术;为了分辨咖啡豆的品质 ,他还做了杯测师 ,评测来自不同产区、不同地域的咖啡豆们所表现出的不同风味。

最后,他在美国沿东西海岸走了一遍,深度体验美国精品咖啡发源地。在波特兰,他结识了“咖啡界的乔布斯”David Griswold,并在他公司工作。他为David 提供了一份关于中国咖啡市场的介绍和执行方案。David 从中看到了中国咖啡市场的巨大潜力,“之后我就被老板‘反手’派往云南,考察咖啡豆种植基地”。

关于“云南咖啡86+计划”,阿科作为一个独立项目来运营。他通过这个项目,帮助当地的咖农改善种植技术、提供交易平台、打造特色品牌。这一路,除了不会种咖啡树,关于咖啡的一切,阿科都全部掌握,堪称专家。

于是,,阿科又一次回到了大连,开了一家名为“OMO”的咖啡店。在阿科眼中,大连的咖啡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

新店OMO的咖啡豆,来自云南的咖啡种植园

“大连是小城市吗?并不。大连有600万人口,咖啡应该有足够人群买账。现在的问题是,想要品质的人找不到店,想要品质的店找不到人。不管在哪创业,都需要接地气。我也在持续寻找二线城市咖啡行业的出口。”

现在阿科的咖啡店开在柏威年后身,点评软件上好评很高,但到店者少。“被本地市场教育”,是大连给阿科又上的一堂课。

不着急,学霸总是会战胜困难,成功破题的。

每天,大连都有着新的面貌,迎接无数选择到大连创业、定居的人,他们是大连生机勃发的新鲜血脉,也是推着城市不断前行的原动力。

他们中间,有Frank、川川这样看过更大的世界,但在家乡找到内心归属的中坚力量;有像Sure、吕舒和Kelly这样的外地人,选择留在大连定居、立业,努力生活打拼;有像蘑菇力这样的艺术工作者,致力于艺术领域的不断进取与探索;还有阿科这样接受世界顶尖教育,用所学到东西回馈家乡的创业者……

如果你是正在大连努力打拼的人,大连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还在外地,你会选择回到大连吗?如果你正准备离开,这个城市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故事?

摄影/SKYLINE

9月19日,大连迎来了120岁的生日

今天,是大连走向121岁的第一天

这座城市虽然年轻,却也阅尽世事

它少年有成,满怀梦想和有着为之努力并实现的底气

把你的故事和对大连的祝福留言告诉我们吧

它,会听得见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被访者提供,谢绝转载。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回到大连:一线城市的后悔与反思》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浪漫风云2024-02-07 14:12浪漫风云[重庆市网友]203.16.10.46
    对大连的留恋,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待。
    顶0踩0
  2. 李念阳2024-02-07 14:02李念阳[山西省网友]166.111.3.104
    或许回到大连意味着放弃,但放弃也是一种勇敢。
    顶6踩0
  3. 我愿做你的[蝴蝶少女]。2024-02-07 13:51我愿做你的[蝴蝶少女]。[山西省网友]203.26.185.254
    一线城市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回到大连是种解脱。
    顶10踩0
  4. 铁牛2024-02-07 13:41铁牛[火星网友]202.9.49.100
    大连,曾经的梦想,如今的回忆,值得反思。
    顶15踩0
  5. 轻吟浅唱、懵懂妖娆2024-02-07 13:31轻吟浅唱、懵懂妖娆[辽宁省网友]202.0.100.17
    回到大连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奋斗的开始。
    顶0踩0
相关阅读
大连十大民营企业(大连比较好的公司有哪些啊)

大连十大民营企业(大连比较好的公司有哪些啊)

大连机车车辆厂、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冰山集团、大连造船厂及中船重工大连船用配套企业、瓦轴集团、大连染化集团、大显集团、中国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2023-08-11 #休闲

大连大学为什么排行榜高 大连大学怎么样(大连大学排名)

大连大学为什么排行榜高 大连大学怎么样(大连大学排名)

大连大学Dalian University简称连大DLU,坐落于国际花园城市大连市金州区、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的大连市,是大连市属重点建设大学

2023-08-18 #休闲

大连市内小学排行榜(大连市内四区最好的小学和初中都有哪些)

大连市内小学排行榜(大连市内四区最好的小学和初中都有哪些)

不过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是想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注重升学,还是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如果以后想去国外读书,在大连还是首选枫叶

2023-04-29 #休闲

大连初中排行榜一览表(大连市初中排名)

大连初中排行榜一览表(大连市初中排名)

还是觉得9中好学习可以说仅次于嘉汇篮球还厉害大连中学升学率排名,现在在甘井子区76算最好的了

2023-09-18 #讨论

大连技校排行榜(大连哪家技校好)

大连技校排行榜(大连哪家技校好)

要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家合适的院校,学一门热门的技术

2023-08-15 #问答

大连民办大学排行榜(大连民办大学有哪些)

大连民办大学排行榜(大连民办大学有哪些)

比较大的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顺,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软件学院开发区 东财津桥商学院开发区,交大软件学院 旅顺、翻译学院开发区等

2023-06-21 #活动

大连技校排行榜女孩(大连技校排名)

大连技校排行榜女孩(大连技校排名)

大连排行前十所技校大连铁路司机学校;大连港技校;大连机车技校;大连造船厂技校;大连化工技校;大连大重技校;大连通才计算机学校;大连新时代职业技

2023-07-21 #讨论

大连市大学排行榜一览表(大连地区大学排名)

大连市大学排行榜一览表(大连地区大学排名)

大连市大学排名 大连大学名单一览大学名录大连所有的大学排名大连大学应该排在东财下面,同时辽师也应该在东财下面~我本科是在连大读的!那里面不像某些

2023-09-24 #活动

大连中考成绩排行榜(大连80中学中考成绩排名)

大连中考成绩排行榜(大连80中学中考成绩排名)

一般省通考的,在省级以下网上查,市通考的,在市级以下网上查,以次类推

2023-05-30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