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话说孔方兄——铜钱圆形方孔之谜

时间:2024-03-07

相关推荐

话说孔方兄,是中国古代流通货币——铜钱的代表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这一独特的设计引发了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与探讨,成为了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孔方兄的铸造始于西周,历经秦、汉、唐、宋等朝代,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铜钱的方孔形成的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铸造工艺的技术突破等问题,都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这一独特的货币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工艺的奇迹,更是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象征和传承。通过对孔方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货币制度、经济活动和文化发展,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工匠们的非凡技艺。

自打中国有了“钱”这个东西,各色各样的钱币就来回流通在老百姓手中。这些钱币有布的、金的、银的、铜的、铁的、纸的,有饼形的、刀形的、铲形的、圆形方孔的、圆形圆孔的、圆形实心的。但唯独圆形方孔的铜钱却是独领风骚,成为一种长期流行的主要的货币形式。在先秦到晚清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铜钱,特别是圆形方孔的铜钱一直是主要的货币形式。

秦半两

从现象上看,圆形方孔铜钱是凭借了秦始皇的权力,才取得了独尊天下的地位。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措施,公元前2,秦始皇颁布了货币改革令,“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具体规定黄金仅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文曰半两,重如其文”的秦半两钱被钦定为日常流通的货币。其他所有货币一律退出流通领域。

实际上秦始皇之所以最终选择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全国唯一的流通货币,总体上还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按照唯物史观,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货币的材质和形制不仅与一定社会时期的物质生产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一定社会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的结晶。圆形方孔铜钱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独领风骚两千多年,既是由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意识的集中反映。一枚小小的铜钱乃是一面多棱镜,从多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

铜钱之所以能长期流行于世,首先应该归功于铜这一特殊的资源。在古代,铜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最理想的物品。铜的价值次于金和银,却高于其他金属,同时铜的质地使它成为制作货币的最适宜的材料。我国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掌握了开采铜矿和冶炼铜的技术。

铜矿石

流传久远的禹铸九鼎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传说大禹将各地上贡的铜铸成了九只大鼎,置于都城,分别代表九个州,从此九鼎便成为国家的象征,成为传国的宝器。尽管禹铸九鼎只是传说,但是我国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到商周进入鼎盛时期,是确凿无疑的。从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来看,制作精良,而且数量和种类相当惊人,几乎相当于世界上已经出土的青铜器的总和,商周时期完全无愧于“中国的青铜器时代”这一称号。正是由于我国古代丰富的铜矿资源以及先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为铜钱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圆形方孔铜钱之前,以铜铸造的货币,就有刀形币、铲子形币等,春秋战国时期分别流行于三晋和齐、燕、赵等地区。 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铸行秦半两,使铜制的圆形环钱成为秦国的主要货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圆形的铜钱(环钱)与刀币、缚币一起流行流行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先秦货币

由于铜铸造的圆形货币,其大小轻重形制均适宜,还有利于减少钱币在流通过程中的回转磨损,在流通过程中比刀币、布币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由此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欢迎,刀币、布币等铜制钱币不得不渐次退出流通舞台。从目前出土的秦半两来看,限于当时的铸造技术,尽管大小轻重不一,但大体重量在8克左右。西汉文景时期曾铸造了一些特别厚重大型的半两钱权钱,应该是宫廷所铸有特殊意义的钱币,并不是出于流通的需要。

圆形的铜钱中间有一个小孔,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了便于携带、计数和储藏。一定数量的铜钱用一根绳索通过中间的小孔串起来,就成了一个整数,这就大大方便了钱币的携带、流通和贮藏。

据《汉书》记载,由于西汉文景以来经过70多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武帝初期,国家府库充盈。《汉书》对当时社会财富丰裕的情况有十分生动的描述,称老百姓是“人给家足”,中央和地方的仓库“尽满”,“府库馀财”等等。其中谈到京城长安国家金库的贮藏情况,司马迁说是“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是说国家金库里贮藏的铜钱太多了,堆藏的时间太长了,铜钱大量锈蚀,连串铜钱的绳索也烂掉了,以致仓库里的铜钱无法计数。从“贯朽而不可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铜钱中间的那个小孔在货币计数和贮藏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共屯赤金 天眷堂927000元成交

先秦的环钱最初中间的小孔也有圆孔的,有段时间是圆孔和方孔的环钱并行。到秦始皇以秦半两统一全国的货币时,圆形方孔铜钱才定于一尊,圆形圆孔才逐渐销声匿迹,其后历经两千多年圆形方孔铜钱成为一种基本不变的货币范式。圆形方孔铜钱一大优势是便于打磨铜钱的轮廓,但其之所以最后能成为法定的流通货币,则与我国古代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密切相关。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天地之间、天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对天地关系的基本认识是: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法天象地。古代的先人们在当时已经依稀认识到:天为阳,地为阴;天是在不断运动的,地是相对静止的;天是无限的,地是有限的。但先人门的认识仅此而已。

《三国演义》有一回“刘玄德三顾茅庐”,讲刘备一次造访诸葛亮的时候,遇到了若干农夫,一边耕作,一边在唱歌,开头的两句歌词是:“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歌词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天地关系的看法。但当时后面的歌词话锋一转,唱的是“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纯粹是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前后的脱节和大幅度的跨越,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探究天人关系的迷茫和无奈。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人们迫切希望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改变目前的境遇。人们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不懈探索。古人的墓穴是外圆内方的,古代的很多建筑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是外圆内方的,古代祭祀天地的明堂、圈丘以及占卜用的司盘是上圆下方的,这其中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破解天地关系之谜的渴望。

秦始皇统一货币,将圆形方孔的铜钱定于一尊,当然有探究天人关系的用心,同时也不能抹杀其巩固秦王朝统治的目的。秦始皇利用了当时人们对于天人关系认识上的局限,将天命与皇权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将其聚焦到秦半两的形制上面,外圆代表天命,内方代表皇权,天命与皇权在这枚小小的铜钱上面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一钱之中,法备天地,天附地载,万宇一统”,象征了君权神授,以冀秦王朝的统治能够一世、二世,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据近人王献唐先生考证,秦始皇在铸造秦半两的时候对大小尺寸十分讲究。秦人铸半两钱以中间方孔为地,外圆为天。根据《易经》的说法,地数为六,因此方孔的长宽均为六分;天道之数为十二,因此外圆的内径为十二分。一枚小小的铜钱,不仅形似天地,而且大小尺寸也暗合天地之数,用心可谓良苦。

自秦始皇之后,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同样的心理,无不希望这么一枚小小的流通日渐广泛的铜钱能够护佑自己的统治千秋万代,代代相传。这大概是圆形方孔铜钱在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长盛不衰的一条重要原因。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话说孔方兄——铜钱圆形方孔之谜》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琉璃漠2024-03-07 21:04琉璃漠[辽宁省网友]203.18.31.249
    孔方兄的谜团,让人不禁想要去深究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了。
    顶0踩0
  2. 时光请别叫我念2024-03-07 20:58时光请别叫我念[河北省网友]202.59.0.38
    这个话题真有意思,从来没想过铜钱的形状会有这么多玄机。
    顶6踩0
相关阅读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 秦半两(圆形方孔造型)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 秦半两(圆形方孔造型)

秦统一全国后统一货币的名称在秦国统一全国之后,统一的货币叫做秦半两

2023-01-15 #探索发现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名称为什么 秦半两(造型为圆形方孔)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名称为什么 秦半两(造型为圆形方孔)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名称为什么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名称为秦半两

2023-06-07 #探索发现

什么东西辟邪 貔貅不但辟邪还可以招财(传说中一种凶猛的瑞兽)

什么东西辟邪 貔貅不但辟邪还可以招财(传说中一种凶猛的瑞兽)

可以辟邪的四大宝物1、貔貅pí xiū貔貅的别称就是辟邪,所以说貔貅绝对是辟邪中最好的宝物,神话传说中貔貅原本是在天上负责巡视,阻止妖魔鬼怪

2023-05-13 #知识

清代花钱十大珍(历史上十大名珍古钱币是哪些)

清代花钱十大珍(历史上十大名珍古钱币是哪些)

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

2023-09-30 #休闲

金钱活门蛛有毒吗 无毒(长得像铜钱全中国仅6只) 动物未解之谜

金钱活门蛛有毒吗 无毒(长得像铜钱全中国仅6只) 动物未解之谜

不仅外形奇特,并且屁股圆圆的上面还有花纹

2023-06-24 #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