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阳江古商船:出水18万件文物 打捞花费3亿 刷新世界之最标题

时间:2024-03-18 13:56:33

相关推荐

阳江古商船:出水18万件文物 打捞花费3亿 刷新世界之最标题

在广东阳江海域,一艘载有18万件文物的古商船被成功打捞起来。据报道,这艘商船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商船之一,引发了全球舆论的热议。打捞行动耗资超过30亿人民币,成为了中国历史海洋考古的重大突破。这艘商船载有大量精美的瓷器、青铜器、珠宝等珍贵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次打捞也引发了关于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讨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一发现将对中国古代海洋史和文化遗产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互通有无的商道,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友好往来的纽带,在丝绸之路上有河西走廊的驼铃悠悠、敦煌莫高窟的彩画飞天,西域三十六国的神秘传说……随着各种创作传播,丝路传奇这些年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其实在这条丝绸之路凿通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通往世界的道路,不在茫茫戈壁,而是在一望无际的汪洋。那便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代的海路西探,有资料显示我们的先民已经到达东南亚甚至印度。这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现在一般说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福建泉州,不过在海上丝绸之路也还没有形成之前,其实广东人(岭南人)就已进入了“航海时代”。岭南“土著”古称百越,从史前时代就开始向远洋探索,足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可见其富有冒险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拥有出色的航海技术。另外,岭南地区自古也是丝绸类纺织品重要产地之一。秦末汉初,南越王为了获得军需资源,便谋求海上路线与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在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了希腊风格的器皿,在南越王宫遗迹还发掘出了石制希腊式梁柱。

阳江,古代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中转站和补给港,而如今是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一个必到的“打卡点”。

轮船作为人类很长~很长~很长一段历史中唯一可以渡海的交通工具,可说是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南海一号”,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已有800多年。

“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体量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贸易商船。由于船只的保密性良好,在水中沉默了800年的南海一号依然保存得相当完整。考古人员在船上共发现了18万件奇珍异宝,包括瓷器、金器、铁器、铜器等各大种类,经相关专家估计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金。其中有颇多还是国宝级文物,价值无法估量。

在出水的数千个瓷器中,不仅有来自我国古代30余个著名窑口的精美瓷器,还有来自阿拉伯极具异域风情的大瓷碗。瓷器研究专家耿宝昌在看到“南海一号”出水瓷器后,曾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做了大半辈子的瓷器研究,生平第一次看见种类如此齐全且价值连城的瓷器”。

南海一号出水的文物中还有十分引人注目的金器,手镯、戒指、项链、腰带等都呈现出了巨大且气派的特点,比如长达1.8的金腰带、重达200克的金手镯。由于船只的保密性良好,船上的金器并未有生锈的痕迹,出水时甚至依旧闪闪发光。

位于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又被称为“水晶宫”,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是一家以“南海1号”宋代古沉船保护、开发与研究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南海一号”的价值不仅在于船上的文物,也在于船本身。这艘沉没的古商船,为我国对古代造船技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发展史以及世界贸易史等研究都提供了重大的参考价值。

南海一号发现纯属巧合,1987年两个英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广东省内,找寻沉没于南海附近满载金银珠宝的莱茵堡号,经过一个多月的打捞活动,莱茵堡号依然不见踪迹,却在打捞活动的最后,发现了深藏于淤泥之下的“南海一号”。由于当时不具备打捞条件,直至后“南海一号”才开始发掘。

一般的沉船大多是选择海底分解船只,打捞完文物后再把沉船拼接组合。可这艘宽26米高11米的巨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在海底拆毁后再组装,对800多岁高龄的它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破坏,不利于对古代造船技术的研究与文物的保护。

经过多方考量,考古专家最终选择了难度极高的整体打捞方案,建造一个足以容纳整船的“集装箱”把“南海一号”装起来,然后利用起重机从海底吊起。方案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上并不容易。比如深海具有巨大浮力,想要集装箱沉入海底就需要在集装箱上装载数千吨的重量;还要在南海一号完全地置身于集装箱之中后确保海底的每一根钢梁严丝合缝,不被海水挤压变形。经过多方测验与模拟,12月21日“南海一号”终于成功出水。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博物馆以展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为特色,在与展览生动的“互动”中,参观者更能触摸历史、亲近历史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若の凡2024-03-28 13:57若の凡[广西网友]202.124.18.252
    非常期待能够看到这些文物的展览,毕竟这样珍贵的历史文物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亲眼目睹的。
    顶0踩0
  2. 风雪の葬曲2024-03-23 13:56风雪の葬曲[澳门网友]61.172.174.31
    这次的发现真的是令人惊叹,18万件文物,太厉害了,这次的打捞花费也是相当高昂,但是值得!
    顶8踩0
相关阅读
故宫深井之谜:沉寂数百年的文物为何无人打捞?

故宫深井之谜:沉寂数百年的文物为何无人打捞?

故宫72口井矗立几百年,据说井中有不少的文物,这一传言吸引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然而,为何没有人去打捞这些宝贵的文物呢?这其中可能存在多种原因。首先,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

2024-02-17

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富可敌国的珍宝藏于青峰山地宫)

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富可敌国的珍宝藏于青峰山地宫)

历史上关于张献忠的奇闻异事很多,比如说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也一直存在争议

2023-02-06

海底墓真的存在吗 真实存在(海底沉船墓有40吨金银珠宝)

海底墓真的存在吗 真实存在(海底沉船墓有40吨金银珠宝)

1、相信很多读者在看过盗墓笔记后,会对书中的描述的海底墓很感兴趣,毕竟这些坟墓中的陪葬品都是奇珍异宝

2022-12-17

贝加尔湖中沉没1600吨黄金 为何百年来没人敢打捞(换你也不敢)

贝加尔湖中沉没1600吨黄金 为何百年来没人敢打捞(换你也不敢)

中国四川省眉山市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讲的便是17世纪的时候张献忠被明军追杀,在走投无路之下,狠心将自己所有搜刮所得的金银财

2023-05-21

出水即融(深海7千米发现“果冻状”新鱼种)

出水即融(深海7千米发现“果冻状”新鱼种)

综合外媒报道,新鱼种暂被命名为阿塔卡马狮子鱼Atacama Snailfish,属于狮子鱼科Liparidae并有粉、蓝、紫3个颜色;发现该物种的研究团队是由纽卡斯尔大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