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占地564万平方米,其中山区面积约占80%,平原区约占12%,湖区为8%。从占地面积上看,避暑山庄约相当于两个北京颐和园,或八个北京北海公园。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肇建以来,它已是一位285岁高龄的山水老人了。它历尽沧桑,经历了清王朝的荣辱兴衰,在清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皇家优秀古典园林的实例。
“避暑山庄景最奇”,奇就奇在它兼有南秀北雄之美。作为山庄经营者的康熙、乾隆,都曾6次下江南,遍览天下景物之美。故建山庄时,十分注意吸收江南园林的形制风格,聚天下胜景于一园。作为皇家园林,与一般民间园林相比,其突出的标志是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显得庄严气派。可避暑山庄,俗称离宫,又名热河行宫,是清朝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场所,与北京故宫、颐和园同是清代皇家宫邸,为何所有建筑不像故宫、颐和园那样金碧辉煌,却全部罩以灰瓦?而建在山庄旁边的外八庙为何又金碧辉煌呢? 这得从避暑山庄的始建人康熙皇帝说起。康熙在我国历代帝王中可以说是不同凡响的。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史称“康乾盛世”的奠基人。他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反对外来殖民势力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康熙更是一位提倡节俭的皇帝,他常以“勤俭可以兴邦,奢侈可以亡国”的道理来勉励自己。1703年避暑山庄正式动工兴建时,康熙就指示营造司要就地取材,“陶臂于冶,取材于山,工用无输挽之劳,金钱无逾侈之费’((溥仁寺碑文》,提倡以朴素淡雅为主要建筑格局,下令这里的所有建筑全部以灰瓦罩顶。譬如说,山庄修建伊始,康熙曾下令贪官污吏“出货助值”,修建庄内园亭。周长20华里的山庄宫墙,就是康熙罚江南江西总督、大贪官噶礼于康熙五十二年(17)出资修建的。这不失为一种节约国家财力的好办法。避著山庄之所以罩以灰瓦,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清政府怀柔政策的需要。康熙、乾隆年间,清帝在避暑山庄的修建中,又陆续在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间,建起了12座规模宏大的寺庙,俗称外八庙。
在清代是修庙不修长城的,清朝统治者认为‘修好一座庙,胜养十万兵。”因此,这些具有汉、蒙、藏不同风格的寺庙是按照清朝统治者的意图,实行“佛法两施”的“绥怀”政策建造的宗教建筑。它们不仅形状高大巍峨,而且装饰十分豪华,以金碧辉煌取胜。屋顶除有金漆、彩画、琉璃瓦外,有的寺庙还用上了金瓦,大大超过了皇宫的规制。这与避暑山庄的灰瓦相比,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可见得避暑山庄全部罩以灰瓦顶也是出于清帝“尊崇黄教、绥服远藩”的政治需要。其实,这只是自然科学在园林建筑上的巧妙运用。园林建筑师们按照光学入射角反衬相等的原理,利用假山石孔透光折射而成。他们在假山洞里利用石块的几何形状,堆砌成一个下弦月形的石孔,当平行的光束从石孔穿过时,人射线经平滑水面反射到游人眼里,就变成了上弦月形。
由于石孔比较深厚,石块凹凸不齐,对光线左遮右挡,因此,人们看到的水中之月,银光耀耀,在轻轻抖动,真是巧夺天工。此时,抬头仰望,蓝天上丽日高悬,名不虚传的‘旧月同辉”。细心的游人如不相信,可亲自到避暑山庄文津阁假山山洞南壁上找一找,那儿可有构筑成下弦月形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