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基辅会战多残酷 苏军50个师被成建制消灭(大屠杀持续了半个月)

时间:2023-01-19 05:56:01

相关推荐

基辅会战多残酷 苏军50个师被成建制消灭(大屠杀持续了半个月)

1941年的夏天,全世界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欧洲东部,纳粹德国正在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侵略——巴巴罗萨行动。苏联红军在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毫无防备,几百万大军在数月里被分割消灭,其中最惨烈的败仗出现在白俄罗斯和南部的乌克兰。

在德国300万人的攻势下,苏军西部方面军一周内土崩瓦解,苏联高层震怒,直接将司令巴普洛夫大将枪毙。德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列宁格勒方向、基辅方向、以及莫斯科方向。其中最强大的是杀向乌克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共63个师近一百万人。

经过西线的惨败,全世界已经对苏联的未来感到紧张,怕这个陆上大国会上演法国迅速崩溃的悲剧。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德军和苏军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被称为战争史上最大的包围战,这就是基辅会战。基辅战役以苏军的惨败收场,最终70万苏军被抓了俘虏,全世界都被震惊。

基辅包围战为什么会变成德军单方面的屠杀,这场战役对苏德战争的影响有多大呢?

一、苏联的考量和决心

1941年7月初明斯克战役结束,苏军西方面军全军覆没,德军已经取得了先手的胜利。乌克兰岌岌可危,当时西南方面军的部署已经因为西方面军的溃败而打乱,西南方面军指挥布琼尼元帅强烈建议苏共中央放弃基辅,将大军全部后撤,在伏尔加河的斯大林格勒重建防线。

莫斯科的苏军高层里,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也坚持这一意见,但是最高领袖坚决不同意放弃基辅,让西南方面军死守。当时苏军高级将领普遍不同意坚守,可是最高层认为基辅有很重大的政治意义。他当时已经向英美拍胸脯,苏联不会步上法国的后尘,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都不会丢。只有这三大城市握在手中,苏联才能让英美相信自己,将援助物资送往东方。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但是战争往往也跟政治相冲突。红军西南方面军依然要听从军令,尽自己军人的职责,与国土共存亡。

二、不许撤退!不许投降!

1941年7月初,南方军群以装甲部队为前锋,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别尔基切夫、沃伦斯基以及新密罗波尔。基辅门户洞开,已经是德国人眼前的一块肥肉。

7月16日,苏联中部的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苏军战败,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团离莫斯科就剩下300公里。这时候德军三路顺风,中央集团军群本该进攻莫斯科,但是远在德国的纳粹核心却跟自己的将领出现了分歧:他认为莫斯科唾手可得,而德国应该先消灭在乌克兰的苏联西南集团军,拿下乌克兰后再安心北上。

前线的古德里安本不同意这个战术,但是在纳粹党的“训令”之下,只能让第2装甲兵团南下支援南方军群。德军有机械化进军的优势,南方军群第1装甲兵团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兵团为拳头,配合第6、第7、第17集团军开始合围孤城基辅。

1941年9月,苏军想在乌克兰求胜已经没有可能,德国南方军群制定了合围基辅的消灭计划,这是一个“双保险”的铁桶合围。基辅包围圈的内圈是第2、6、17集团军,以精锐步兵为主,步步向内进逼;外圈则是第1第2装甲兵团,用重火力和机动性保证苏军无路可逃。

9月10日,基辅边上的军事重镇罗姆内被攻陷,乌克兰战事的总指挥布琼尼元帅感觉大事不妙,马上申请全军撤退,但是被高层否决。苏联高层下了死命令:不许任何人撤退,不许任何人投降,反而要向德军进攻。

很快,布琼尼元帅以“怯战”之名被火线撤职,铁木辛哥元帅接任指挥西南方面军。但铁木辛哥一上任就发现自己别无选择,基辅是个死地,一旦德军断绝苏军补给,百万大军一触即溃。铁木辛哥派自己的参谋长去莫斯科求情,但是并未见到领袖本人,只得到继续防守的命令。

9月14日,德军开始进攻,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的部队在洛赫维察会师,铁桶不断缩小,苏军百万大军被分割包围,小部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却撞不出德国人的防线。

9月16日,战斗进入白热化,德军第2和第6集团军凭借优势火力进攻苏联5个集团军,苏军缺乏坦克和火炮支援,士兵们死伤惨重。第二天一早,苏联高层终于同意大军撤退,但此时为时已晚,铁桶一样的“基辅包围圈”让苏联几十万大军寸步难行。

9月19日,基辅城正式沦陷,铁木辛哥元帅、布琼尼元帅和总政委赫鲁晓夫坐飞机撤走,苏联近百万大军分割为6部分,司令部最后下令“各部分头突围”。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将军在乱军中被击毙,参谋长图尔皮科夫将军也战死沙场,基辅包围圈内哀鸿遍野。战斗持续到9月26日,苏军有组织的抵抗全部结束,西南方面军被全歼。

三、战术上的大胜与战略上的失败

基辅会战的失败,对苏联卫国战争的打击是致命性的,首先让本就人心惶惶的莫斯科雪上加霜。

基辅战败的消息传到莫斯科,苏联高层一度心惊胆战,莫斯科城开始骚动,街头开始出现抢劫,打砸。苏联的政府部门没日没夜地烧毁文件准备撤离,各层的干部纷纷称病不上班,党员烧毁党证和领袖画像,准备上火车向东撤离。

在苏军高层,铁木辛哥、布琼尼等老将怨声很重,最高层最终低头,承认在基辅战略上的失误,并把下放到预备役的朱可夫重新调回中央,把苏联的命运交给了他。

除此以外,基辅会战消灭的苏军几乎占当时兵力的三分之一,一次被俘70万人,苏军也创下了世界战争史上最不光彩的记录。

此次包围战消灭了整个西南方面军,第5、第21、第37、第26以及第40集团军50个师成建制消失,4000门大炮、900辆坦克以及3500辆汽车被德军击毁。德军乘势南下克里米亚,苏联失去了轰炸罗马尼亚的空军基地,也失去了主要的小麦和铁矿出产地。德国人在基辅城进行了大屠杀,3万多犹太人被机枪成群扫射而死,苏军的政委、犹太籍士兵,以及高级干部被德军一个个找出来枪毙,基辅的枪声持续了半个月之久。

德国国内此时一片欢腾,纳粹核心因为这次大胜而狂喜,他将这一战称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包围战”,底下的将领们也心服口服。但是在前线的德军却不认为基辅会战的胜利对德国是好事,这场大战前后花了一个月多时间,德军确实以少胜多,打败了西南方面军,但是也浪费了进攻莫斯科的大好机会。

基辅会战为苏联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莫斯科保卫战”,远东的几个集团军被西调,朱可夫将军被重新启用,担任莫斯科保卫战指挥。而比苏联军队更恐怖的,是俄国真正的死神——寒冬。寒冷的俄国冬天一直让欧洲人畏惧,德军的闪电战意图在冬天之前拿下莫斯科,但是现在这个希望化为泡影。基辅会战消耗了大量德军的补给,还浪费了一个月时间,最终让德国人陷入了苏联的泥泞里,并且在一个冬天受到了20万非战斗减员。

后世普遍认为,德军只顾眼前的利益,一心吞并乌克兰而不是支捣莫斯科,这是巴巴罗萨行动最后失败的原因。从战术上来看,基辅会战确实是人类史上的奇迹,这场大胜也让德国人骄傲自满;但是从大战略来讲,在基辅花这么久时间歼灭一支败退的军队,而且还让古德里安先锋装甲兵南下,贻误了莫斯科之战的战机,无疑是德军战略的失败。如果德军在1941年秋天之前顺利拿下莫斯科,再南下乌克兰,苏联可能失去整个欧洲部分,二战的历史将会改写。幸好,历史没有如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离岛日记° -7m2023-09-25 16:27离岛日记° -7m[湖南省网友]49.128.3.224
    那段历史真是太悲惨了,希望世界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大屠杀发生。
    顶0踩0
  2. yaosh2023-05-23 23:11yaosh[云南省网友]103.50.140.220
    这真是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战争的残酷让人不忍直视。
    顶50踩0
相关阅读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吗 改编而来(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吗 改编而来(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吗金陵十三钗是改编而来的,严歌苓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查到金陵女子大学教务长魏特琳日记的一段记录

2023-09-07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故事吗 改编自真实故事(真实历史十分残酷)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故事吗 改编自真实故事(真实历史十分残酷)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故事吗金陵十三钗时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不仁,导致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在这片土地上,最后的一方净土,是国际友

2023-07-26

哥伦布是个混蛋 500万人杀到5万(血腥殖民抢女人和黄金)

哥伦布是个混蛋 500万人杀到5万(血腥殖民抢女人和黄金)

大家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对他称赞有加,但在这件事的背后却充满了残忍和血腥

2022-12-08

大清女子十大酷刑

大清女子十大酷刑

中国古代刑罚是十分残酷的,也有很多的种类,但是人们所熟知的也都是从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殊不知那些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