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休闲 > 正文

论十大关系百度云资源(求《论十大关系》百度云)

时间:2023-01-20 06:31:01

相关推荐

论十大关系百度云资源(求《论十大关系》百度云)

链接: ://pan.baidu/s/1c2H0x9m 密码: 88sk

希望能帮到你

也希望能采纳

论十大关系百度云资源 求《论十大关系》百度云

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原文

《论十大关系》全文

简述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

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

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

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

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

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

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

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

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

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

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国内外的积极因素

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

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

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

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

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

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下面我讲十个问题。

一 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

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

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

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

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

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

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

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

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我们对于农业、轻工

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

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

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

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

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加重的结果怎么样?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

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

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

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

这里就发生一个问题,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

假想,想得厉害一点,还是差一点?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

得差一点,那就打击农业、轻工业,对它们少投点资。你如

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

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

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

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

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

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

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

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二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

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

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

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

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

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

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

重了。这要改变一下。

过去朝鲜还在打仗,国际形势还很紧张,不能不影响我

们对沿海工业的看法。现在,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

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

期。这样,如果还不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

量,那就不对了。不说十年,就算五年,我们也应当在沿海

好好地办四年的工业,等第五年打起来再搬家。从现有材料

看来,轻工业工厂的建设和积累一般都很快,全部投产以后,

四年之内,除了收回本厂的投资以外,还可以赚回三个厂,

两个厂,一个厂,至少半个厂。这样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认为原子弹已经在我们头上,几秒钟就要掉下来,这种形势

估计是不合乎事实的,由此而对沿海工业采取消极态度是不

对的。

这不是说新的工厂都建在沿海。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

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

义的。但是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

型的。至于沿海原有的轻重工业的扩建和改建,过去已经作了一些,以后还要大大发展。

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

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

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

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

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防不可不有。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经过

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我们的军队加强了,比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装备也有所改进。我们的国防

工业正在建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

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

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

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

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

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

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

进步。

一九五〇年,我们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精

简国家机构、减少军政费用的问题,认为这是争取我国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军政费用占国家预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重太大

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它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以

便抽出更多的资金,多开些工厂,多造些机器。经过一段时

间,我们就不但会有很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可能有自己

的原子弹。

这里也发生这么一个问题,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

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

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

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这是战略

方针的问题,希望军委讨论一下。

现在我们把兵统统裁掉好不好?那不好。因为还有敌人,

我们还受敌人欺负和包围嘛!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

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四 国家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

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

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

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

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

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

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

方面的距离。我们的工资一般还不高,但是因为就业的人多

了,因为物价低和稳,加上其他种种条件,工人的生活比过

去还是有了很大改善。在无产阶级政权下面,工人的政治觉

悟和劳动积极性一直很高。去年年底中央号召反右倾保守,

工人群众热烈拥护,奋战三个月,破例地超额完成了今年第

一季度的计划。我们需要大力发扬他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

这里还要谈一下工厂在统一领导下的独立性问题。把什

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

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中央、省市和工厂的权

益究竟应当各有多大才适当,我们经验不多,还要研究。从

原则上说,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

要有独立性。比如我们现在开会是统一性,散会以后有人散

步,有人读书,有人吃饭,就是独立性。如果我们不给每个

人散会后的独立性,一直把会无休止地开下去,不是所有的

人都要死光吗?个人是这样,工厂和其他生产单位也是这样。

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

展得更加活泼。 再讲农民。我们同农民的关系历来都是好的,但是在粮

食问题上曾经犯过一个错误。一九五四年我国部分地区因水

灾减产,我们却多购了七十亿斤粮食。这样一减一多,闹得

去年春季许多地方几乎人人谈粮食,户户谈统销。农民有意

见,党内外也有许多意见。尽管不少人是故意夸大,乘机攻

击,但是不能说我们没有缺点。调查不够,摸不清底,多购

了七十亿斤,这就是缺点。我们发现了缺点,一九五五年就

少购了七十亿斤,又搞了一个“三定”,就是定产定购定销,

加上丰收,一少一增,使农民手里多了二百多亿斤粮食。这

样,过去有意见的农民也说“共产党真是好”了。这个教训,

全党必须记住。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

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

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

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农业品的交换,

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

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

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

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但是就是这样,如果粗心

大意,也还是会犯这种或那种错误。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

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

系。

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的收入中,

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

都要规定得适当。合作社所拿的部分,都是直接为农民服务

的。生产费不必说,管理费也是必要的,公积金是为了扩大

再生产,公益金是为了农民的福利。但是,这几项各占多少,

应当同农民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比例。生产费管理费都要力求

节约。公积金公益金也要有个控制,不能希望一年把好事都

做完。

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

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

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

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

总之,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

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

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

产阶级专政的。这是一个关系到六亿人民的大问题,必须在

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教育。

五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

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

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

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

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

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

中央要发展工业,地方也要发展工业。就是中央直属的

工业,也还是要靠地方协助。至于农业和商业,更需要依靠

地方。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

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现在几十只手插到地方,使地方的事情不好办。立了一

个部就要革命,要革命就要下命令。各部不好向省委、省人

民委员会下命令,就同省、市的厅局联成一线,天天给厅局

下命令。这些命令虽然党中央不知道,国务院不知道,但都

说是中央来的,给地方压力很大。表报之多,闹得泛滥成灾。

这种情况,必须纠正。

我们要提倡同地方商量办事的作风。党中央办事,总是

同地方商量,不同地方商量从来不冒下命令。在这方面,希

望中央各部好好注意,凡是同地方有关的事情,都要先同地

方商量,商量好了再下命令。

中央的部门可以分成两类。有一类,它们的领导可以一直管到企业,它们设在地方的管理机构和企业由地方进行监

督;有一类,它们的任务是提出指导方针,制定工作规划,

事情要靠地方办,要由地方去处理。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是

很注意的。它们的制度和我们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们发

展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研究。拿我们自己的经验说,我们

建国初期实行的那种大区制度,当时有必要,但是也有缺点,

后来的高饶反党联盟,就多少利用了这个缺点。以后决定取

消大区,各省直属中央,这是正确的。但是由此走到取消地

方的必要的独立性,结果也不那么好。我们的宪法规定,立

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

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

约束。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

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

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

况的特殊。这种特殊不是高岗的那种特殊,而是为了整体利

益,为了加强全国统一所必要的特殊。

还有一个地方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这里说的主要是地方

的上下级关系问题。省市对中央部门有意见,地、县、区、

乡对省市就没有意见吗?中央要注意发挥省市的积极性,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够框得太

死。当然,也要告诉下面的同志哪些事必须统一,不能乱来。

总之,可以和应当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和不应当统一

的,不能强求统一。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

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这种从全国整体利益

出发的争权,不是从本位利益出发的争权,不能叫做地方主

义,不能叫做闹独立性。

省市和省市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地方和地方的关系,

也要处理得好。我们历来的原则,就是提倡顾全大局,互助

互让。

在解决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

经验还不多,还不成熟,希望你们好好研究讨论,并且每过

一个时期就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六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的政策是比较稳当的,

是比较得到少数民族赞成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

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

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

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

数民族,那就很不好。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多,

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

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

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

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

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

隔阂,欺负少数民族。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影响,就在劳动人

民中间也不容易很快消除。所以我们无论对干部和人民群众,

都要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并且要对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早两年已经作过一次

检查,现在应当再来一次。如果关系不正常,就必须认真处

理,不要只口里讲。

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

才适合,要好好研究一下。

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

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

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

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

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

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七 党和非党的关系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

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我们国内,在抗日反蒋斗争中形成的以民族资产阶级

及其知识分子为主的许多民主党派,现在还继续存在。在这

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

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像卫

立煌、翁文灏这样的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

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是那些骂我们的,像龙云、梁漱

溟、彭一湖之类,我们也要养起来,让他们骂,骂得无理,

我们反驳,骂得有理,我们接受。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

主义比较有利。

中国现在既然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就不会没有各种形

式的反对派。所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都表示接

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就是程

度不同的反对派。在“把革命进行到底”、抗美援朝、土地

改革等等问题上,他们都是又反对又不反对。对于镇压反革

命,他们一直到现在还有意见。他们说《共同纲领》好得不

得了,不想搞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是宪法起草出来了,

他们又全都举手赞成。事物常常走到自己的反面,民主党派

对许多问题的态度也是这样。他们是反对派,又不是反对派,

常常由反对走到不反对。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历史上发生的。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消灭。因此,共产党总有一天要消灭,

民主党派也总有一天要消灭。消灭就是那么不舒服?我看很

舒服。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哪一天不要了,我看实在好。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它们消灭得早一点。这个道理,过去

我们已经说过多次了。

但是,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现在非有不可,

而且非继续加强不可。否则,不能镇压反革命,不能抵抗帝

国主义,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起来也不能巩固。列宁关

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决没有像有些人说

的那样“已经过时”。无产阶级专政不能没有很大的强制性。

但是,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

废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

二。

话说回来,党政机构要精简,不是说不要民主党派。希

望你们抓一下统一战线工作,使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得到改善,

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八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

素的反对力量。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

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国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

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

现在就有不少反革命被改造成不反革命了,有些人还做了一些有益的事。

有几点应当肯定:

第一点,应当肯定

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那一次镇压反革命是必须的。

有这么一种意见,认为那一次镇压反革命也可以不搞。这种

意见是错误的。

对待反革命分子的办法是:杀、关、管、放。杀,大家

都知道是什么一回事。关,就是关起来劳动改造。管,就是

放在社会上由群众监督改造。放,就是可捉可不捉的一般不

捉,或者捉起来以后表现好的,把他放掉。按照不同情况,

给反革命分子不同的处理,是必要的。

现在只说杀。那一次镇压反革命杀了一批人,那是些什

么人呢?是老百姓非常仇恨的、血债累累的反革命分子。六

亿人民的大革命,不杀掉那些“东霸天”、“西霸天”,人民

是不能起来的。如果没有那次镇压,今天我们采取宽大政策,

老百姓就不可能赞成。现在有人听到说斯大林杀错了一些人,

就说我们杀的那批反革命也杀错了,这是不对的。肯定过去

根本上杀得对在目前有实际意义。

第二点,应当肯定

还有反革命,但是已经大为减少。在胡风问题出来以后,

清查反革命是必要的。有些没有清查出来的,还要继续清查。

要肯定现在还有少数反革命分子,他们还在进行各种反革命破坏活动,比如把牛弄死,把粮食烧掉,破坏工厂,盗窃情

报,贴反动标语,等等。所以,说反革命已经肃清了,可以

高枕无忧了,是不对的。只要中国和世界上还有阶级斗争,

就永远不可以放松警惕。但是,说现在还有很多反革命,也

是不对的。

第三点,今后社会上的镇反,要少捉少杀。社会上的反

革命因为是老百姓的直接冤头,老百姓恨透了,所以少数人

还是要杀。他们中的多数,要交给农业合作社去管制生产,

劳动改造。但是,我们还不能宣布一个不杀,不能废除死刑。

第四点,机关、学校、部队里面清查反革命,要坚持在

延安开始的一条,就是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真凭实据的反

革命,由机关清查,但是公安局不捉,检察机关不起诉,法

院也不审判。一百个反革命里面,九十几个这样处理。这就

是所谓大部不捉。至于杀呢,就是一个不杀。

什么样的人不杀呢?胡风、饶漱石这样的人不杀,连被

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不杀。不杀他们,不是

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这样的人杀了一个,第二个

第三个就要来比,许多人头就要落地。这是第一条。第二条,

可以杀错人。一颗脑袋落地,历史证明是接不起来的,也不

像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起来,割错了,想改正错误

也没有办法。第三条,消灭证据。镇压反革命要有证据。这

个反革命常常就是那个反革命的活证据,有官司可以请教他。你把他消灭了,可能就再找不到证据了。这就只有利于反革

命,而不利于革命。第四条,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

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

五不能收复台湾。杀了他们,你得一个杀俘虏的名声,杀俘

虏历来是名声不好的。还有一条,机关里的反革命跟社会上

的反革命不同。社会上的反革命爬在人民的头上,而机关里

的反革命跟人民隔得远些,他们有普遍的冤头,但是直接的

冤头不多。这些人一个不杀有什么害处呢?能劳动改造的去

劳动改造,不能劳动改造的就养一批。反革命是废物,是害

虫,可是抓到手以后,却可以让他们给人民办点事情。

但是,要不要立条法律,讲机关里的反革命一个不杀呢?

这是我们的内部政策,不用宣布,实际上尽量做到就是了。

假使有人丢个炸弹,把这个屋子里的人都炸死了,或者一半,

或者三分之一,你说杀不杀?那就一定要杀。

机关肃反实行一个不杀的方针,不妨碍我们对反革命分

子采取严肃态度。但是,可以保证不犯无法挽回的错误,犯

了错误也有改正的机会,可以稳定很多人,可以避免党内同

志之间互不信任。不杀头,就要给饭吃。对一切反革命分子,

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对人

民事业,对国际影响,都有好处。

镇压反革命还要作艰苦的工作,大家不能松懈。今后,

除社会上的反革命还要继续镇压以外,必须把混在机关、学校、部队中的一切反革命分子继续清查出来。一定要分清敌

我。如果让敌人混进我们的队伍,甚至混进我们的领导机关,

那会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造成多么严重的危险,

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求毛概论文2500字以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的读书报告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识,还是十分传统的,是不全面的、肤浅的。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对其优越性必将会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基于以下前提:

1、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因此,对其优越性的理解我们不可能是“先知先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去总结。

2、衡量和比较哪一个社会制度优越,决不能离开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片面地从现有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而应当主要看它是不是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些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无法比拟的。虽然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会主义国家要高,这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各自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不同所造成的,决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所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拿拥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来比拟和衡量只有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只要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乃至挫折就会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及其优越性就不会产生信仰危机。

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一代伟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说,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尽管在一段时间,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是一条坚持全面改革和开放的道路;是一条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历时70年,跨越两个百年、两个千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振兴中华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设更加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功实现。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生活幸福。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来人们衣食住行无忧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切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实现。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幽月影雪2023-07-04 18:13幽月影雪[国外网友]203.9.77.96
    哇,这个资源太有价值了,我也在找《论十大关系》,希望能有小伙伴分享一下百度云链接。
    顶18踩0
相关阅读
论十大关系是哪十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指的是哪十大关系啊)

论十大关系是哪十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指的是哪十大关系啊)

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4、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

2023-07-29

论十大关系内容和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和意义)

论十大关系内容和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和意义)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内容和意义十大关系是: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

2023-05-31

论十大关系经典句子(毛译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意义)

论十大关系经典句子(毛译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意义)

实践证明,论十大关系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提出的方针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正确的,这些独创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023-10-03

论十大关系背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提出背景是怎样的)

论十大关系背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提出背景是怎样的)

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