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掩耳盗铃的典故出处(成语故事)

时间:2023-06-01 04:28:01

相关推荐

掩耳盗铃的典故出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这口大钟是用上等青铜铸造而成的,造型和图案都非常的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挪动分毫。他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于是,小偷找来一把非常大的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只听“咣”的一声巨响,小偷被吓了一跳,慌了神儿,心想这下麻烦可大了!钟发出这么大声音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嘛!”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故事引申出“掩耳盗铃”的成语。

——《吕氏春秋·自知》

【求解驿站】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掩,遮盖;盗,偷。

【活学活用】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

【妙语点拨】故事中的偷钟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钟的后果,但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试问,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钟声,就等于别人也听不见钟声吗?当然不是!要想别人听不见钟声,那就得捂住别人的耳朵才行!

【近义】自欺欺人

【反义】实事求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西里不糊涂2023-12-14 11:47西里不糊涂[浙江省网友]210.56.212.37
    以前只知道这个成语意思没想到背还有这么精彩故事。
    顶0踩0
  2. 大贝贝2023-10-10 01:21大贝贝[辽宁省网友]203.16.23.231
    原这个成语是这么古人智慧真是值得学习。
    顶10踩0
  3. 经历人生2023-08-05 14:54经历人生[台湾省网友]103.241.186.140
    这个成语故事真有意思有点像现代社会里些人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掩耳盗铃的道理 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结局大多不好)

掩耳盗铃的道理 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结局大多不好)

掩耳盗铃的道理掩耳盗铃讲的是在古代有一个人想要去别人家中偷一个大钟,但大钟的体型过大难以带走,这个人准备敲碎了带走,担心敲打的时候有声音,他就

2022-12-07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 南郭先生(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 南郭先生(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战国时期的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吹芋,并且齐宣王很讲排场,每次听芋的时候会聚集擅

2022-11-25

东施效颦的典故出自哪里:出自《庄子》(成语故事)

东施效颦的典故出自哪里:出自《庄子》(成语故事)

这个典故是以丑女学西施皱眉的样子为内容的,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一,非常美貌

2022-12-01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提高(成语由来)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提高(成语由来)

成语的由来我国的成语放眼世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每一个成语基本上都有一个故事,例如霸王别姬,这短短的四个字就是讲述了项羽与虞姬的故事,还有四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