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82年 撒切尔夫人结束中英会谈返回英国(私下说:邓小平真残酷啊)

时间:2023-08-25

是什么让撒切尔夫人有如此感慨呢?邓小平开始考虑香港问题1974年5月24日,英国保守党领袖、前首相希思访问中国

TIPS:本文共有 62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

前言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与邓小平举行会谈,回国后,她向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说:“邓小平真残酷啊。”

是什么让撒切尔夫人有如此感慨呢?

邓小平开始考虑香港问题

1974年5月24日,英国保守党领袖、前首相希思访问中国。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会见了他,周恩来和邓小平作为陪同出席。

谈到香港问题时,毛主席说:“香港是割让的,九龙是租借的,还有二十四年。”说完,他用手指了指邓小平等人说:“到时候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吧。是他们的事情了。”

那一年,邓小平70岁。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解决香港问题的接力棒传到了他的手里。

毛主席和邓小平

1977年7月1日开始,“香港问题”开始萦绕在邓小平的心头。

同年10月1日,许多香港和澳门的各界人士都来参加国庆庆祝活动。

10月2日,邓小平接见香港、澳门代表团,他在谈话中说:

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能信任,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

这些话不是平白无故说的,而是意有所指,是邓小平在向外界传递信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海外关系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国经济建设离不开海外关系这个“好东西”。

与此同时,邓小平也在传达一种态度,那就是中国政府在“统一祖国”的问题上绝不退让、绝不妥协。

叶剑英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在会谈中,他把叶剑英提出的“叶九条”,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他说:

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能破坏他们那个制度。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我们讲大政方针。没有这样的气度不行。

邓小平和李耀滋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思想,这四个字,就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所有问题的处理,都要基于这一(一国两制)前提下。

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对香港何时回归,主权的回归范围,以及回归后香港如何发展等问题,都有了清晰的想法。

邓小平

1982年6月16日,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邓小平的身上。因为,北京和香港两地的报纸,都不约而同地刊登了邓小平第一次大规模会见香港知名人士的新闻图片。

在这次的会面中,邓小平第一次向香港代表们表示:香港需要在1997年回归。

中方已经做好了香港回归的准备,可是,英国能心甘情愿将“香港”交到中国的手中吗?

中英会谈,撒切尔夫人见识到了邓小平的强硬态度

事实上,香港回归不是一帆风顺的。各方都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扮演香港回归的“拦路虎”。

香港问题最大的障碍,莫过于英国不愿意将香港“拱手相让”,他们仍然想要在1997年之后,把香港的主权紧紧攥在手中。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计划访问中国,与邓小平进行会谈,这一会谈标志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拉开了序幕。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

会谈开始之前,英国在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群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使得撒切尔夫人志得意满,趾高气昂。

所以,当撒切尔到达北京时,脸上的得意还未散去。这让英方顾问尤德很慌张,担心撒切尔夫人会在会谈时过于自信,对中方的强势视若无睹。

他的担忧不是多余的。直到飞机落地北京,撒切尔夫人还天真地以为,英国方面提出的“1997年之后,英国仍拥有香港主权,只把名义上的主权还给中国”这一提议是可能被邓小平接受的。

其实,会见开始前,邓小平就收到英国取得战争胜利的消息,他私下对工作人员说:“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

不管英国人是多么的“坚不可摧”,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不会更改的。

1982年9月24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撒切尔夫人。两人一见面,撒切尔夫人就和颜悦色地说:“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

邓小平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您来呀。”

这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仿佛正预示着,中英双方的斡旋正式开始了。

会谈还没正式开始时,福建厅有很多记者在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聊了故乡四川的名吃,两个人就像是熟人之间唠家常,气氛轻松愉悦。

邓小平

没过几分钟,所有的记者都被请出去,气氛逐渐变得紧张,会谈也就正式开始了。

撒切尔夫人以“铁娘子”闻名,外交手段强悍,来势汹汹,她首先先发制人,阐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底线,那就是:将香港名义上的主权还给中国,英国要把实际上的控制权牢牢握在手里。

撒切尔夫人还搬出19世纪,中英签订的三个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约》)作为支撑,说:“要保持香港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撒切尔夫人这一番话有一丝威胁的意味,在她看来,没有英国的管理,香港会就此衰败下去。

邓小平没有理会这一攻击性话语,而是将中方的态度和盘托出,他神色严峻地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邓小平反复重申,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会伤害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关于驻军问题,邓小平说:“我国政府有权在香港驻军,并强调,这是中国政府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

邓小平还建议:

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十五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十五年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

邓小平说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态度强硬,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这是撒切尔夫人没有预料到的。

撒切尔夫人听后,百般无力地摇摇头,但她还是强烈地反对邓小平的建议,不同意签订协议,尤其是以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为前提。

一番激烈交锋后,中英双方同意发表一个不作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这份公报不痛不痒。

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满脸愁云惨雾,心事重重。在走出人民大会堂时,一位记者贸然前来提问她,撒切尔夫人一分心,一不小心没站稳,崴了脚,整个人跪在了地上,多亏身边的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她的顾问尤德,将她扶住。

撒切尔夫人不小心跪地

周南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助理,也是谈判的成员之一,他后来回忆说:“有人说她是精神有些恍惚了,铁娘子没想到碰到钢铁公司嘛。”

回国之后,撒切尔夫人私下对驻华大使柯利达说:“哎哟,邓小平真残酷啊!”

1982年9月27日,撒切尔夫人召开记者发布会,又搬出“三个条约有效论”,大肆宣传。她说:“关于香港问题,英国有三个条约,其中两份涉及永久性统治权,一份是租约,1997年到期,这些条约不应当“单方面推翻。”

英国外交部里面的中国问题专家,听到撒切尔夫人这一番话,胆战心惊。他们认为这会恶化中英双方的关系,也会大大减弱英方在香港问题上的诚意。

和他们料想的一致,中方对撒切尔夫人的公开发言很不满。

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可以听出,中英在香港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异议。但是,谈判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中英双方都必须将谈判进行到底。

中英漫长的谈判

1982年10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和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开始了秘密谈判。

其实,英国代表团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相互抗衡。一种声音来自于香港大部分非官首议员,他们认为,中国的强硬,是在虚张声势,应该毅然决然地对他们施加压力,来夺取谈判中的主动权。

另一种声音来自于以柯利达为首的英国外交部,他们相信,如果硬碰硬,只会让香港陷入困境。

从1982年10月之后五个月的时间里,中英一共进行了五轮谈判。双方首先要就谈判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英方认为应该以香港的繁荣昌盛为前提,中方认为应该以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控制为前提。

中英双方各执己见,哪一方都不肯妥协。僵持不下的时候,柯利达建议,把双方的谈判材料明明白白放到桌面上,一起谈。

这一做法无异于互相亮出底牌,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表示反对,他说:“不错,材料是都摆出来了,但‘中餐’还是‘西餐’尚未确定,厨师又怎么做呢?”

章文晋

五轮谈判无功而返。谈判只得暂时告一段落。

每一次中英谈判,邓小平都是幕后的掌舵手。谈判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每次谈判的简报都要交给他一一过目。谈判遇到的重大问题,都由他一一作出指示。

谈判陷入僵局,这个时候,哪一方能沉得住气就掌握了主动权。

1983年3月,邓小平收到撒切尔夫人的来信,在信中,她表示,如果中英双方能在香港管理问题上统一意见,英方愿意在“主权”问题上重新考虑。

邓小平在这封信中看到了英方的一丝丝妥协,立刻安排重启另一轮谈判,首先解决“主权”问题这一关键难题。

在又一轮的谈判中,英国提出香港的主权归中国,管理权力交给英国的提议,中方坚决不同意。于是,谈判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后来,“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消息被媒体刊登。

这一新闻一出,英国认清了中国政府的态度没有回旋的余地。

新一轮谈判正式启动,这一次,英国的态度有所缓和。但谈判不是一蹴而就的,解决了一个问题,又要解决另一个新问题。

1984年谈判进入第十四轮,驻军问题又引起激烈争论,英方认为中国不需要驻军,如果香港有危险,中方政府再派兵去香港支援。

邓小平知道后大发雷霆,5月25日,他接见港澳地区人大代表前,专门找来记者,语气严肃地告诉他们:“既然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驻军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的领土!”

这句话一经报道,引发了热议,也传到了英方代表的耳朵里,他们看到邓小平态度这么强硬,只好同意中方在香港驻军。

邓小平

关键问题达成一致,中英双方的谈判落下帷幕。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英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均出席。

人民大会堂早早就被布置得庄严肃穆,大厅中央放置着一个屏风,屏风上栩栩如生的画着郁郁葱葱的松柏,还有一个长条形桌子,桌子上插着中英两国的国旗。

中国总理和撒切尔夫人,用中国特有的英雄牌金色钢笔,在《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

中英签字仪式现场

550万香港市民,亿万中国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场签字仪式上。所有人都明白,香港将要迎接新的未来。

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撒切尔夫人回顾二十几年前与邓小平的会谈,她伤心的说:“很遗憾没能延续租约。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

遗憾归遗憾,但就连她自己也心知肚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邓小平:如果有阻碍回归的事情发生,部队就开进去

对于香港问题,邓小平一直运筹帷幄,未雨绸缪。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在会上,邓小平强调:“香港问题,就是一句话,一点软不得。有关香港的情况我都了解,就是想看一下方案。”

很快,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递交了一份“如何接受香港”的方案,其中内容均是和平接收的安排和部署。

邓小平看完后说:“你们只准备了和平接收香港的方案,没有准备武力接收的方案,要准备一下,有准备才能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

邓小平又说:“我以前对撒切尔夫人就说过,如果谈不成,我们就要考虑在另外的时间和用另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就不是和平过渡了。有准备才能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

刘华清

邓小平认为,需要将所有的变数考虑在内,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让突如其来的变动惊扰的措手不及。

这是邓小平防患于未然、指挥若定的大智慧的完美体现。

邓小平还说:“1997年7月1日香港必须回归,不用管英国会以什么样的理由拖延时间,如果有阻碍回归的事情发生,部队就开进去,一锤子砸死。”

“两秒之争”

1997年2月19日21:8分,邓小平离世,他没能等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没能看到香港回归中国那一光辉灿烂的瞬间。

但是,中国人继承了他的精神,仍然坚持不懈地在为香港回归事宜努力着,决不让步。

邓小平

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香港正式升起。

可是谁又知道,为了能让国旗准时准点在香港的上空升起,中国与英方整整谈判了十六轮。

1996年底,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着手准备香港交接事宜,开始了与英方的谈判,他的任务就是确保国旗能准时在香港上空升起,香港主权准时回归。

而在此前,世界上未曾有主权交接的先例,这项重大的任务,对安文彬来说,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安文彬

在谈判中,英方表示,英国国旗会在6月30日23时59分59秒降下。

可是中方希望,英国国旗必须在23时59分58秒降下,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国旗准时在零点升起。

中英双方的争议点就是这“两秒之争”。

在一轮一轮的谈判中,安文彬始终坚持,中国国旗必须准时升起,而英方对中国国旗什么时候升起并不关心。

忍无可忍之时,安文彬义愤填膺的说:“香港已经被你们占领了150多年!而现在我要的只是2秒钟,你却是这样无理相拒。我认为英方这种态度不仅中国人不能容忍,世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最终,英方表示,英国国旗会在6月30日23时59分58秒降下。

香港回归

1997年6月30日晚,中英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交接仪式历时30分钟,有整整25道程序需要完成。哪一道程序的推迟,都会导致中国国旗不能准时升起。

23时42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英双方的贵宾均已到场,邓小平的夫人卓琳也在其列。

这时候,礼炮声隆重响起,中英双方的仪仗队庄严的走进会场。

在英国国旗降下前,查尔斯王子发表讲话。因为他语速缓慢,比原先的安排整整慢了23秒。

幸运的是,英国国旗降落花费的时间比预估的要快19秒钟。

59分53秒,庄严肃穆。这一刻这一秒,英国国旗缓缓落下。这时候,距离7月1日零点,还有7秒的时间,所有人凝神屏息。

中英交接仪式现场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宏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护旗手淡定自若,平平稳稳的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而这一幕,邓小平没能看到。

邓小平曾说:“香港回归了,我一定要到香港去看一看,自己收回自己的土地。”

邓小平的愿望虽然没能实现,但香港终于回来了,他为香港问题付出的心血会被中国人民牢牢记在心里。

香港回归一雪国耻,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终于过去了,中国人民仍然昂首挺胸,昂然挺立着…...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82年 撒切尔夫人结束中英会谈返回英国(私下说:邓小平真残酷啊)》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在这2023-11-26 10:57在这[北京市网友]119.8.194.131
    传言中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的对话一定非常精彩,这次中英会谈一定是双方角力的结果。
    顶0踩0
  2. 食鱼轩2023-10-26 09:42食鱼轩[青海省网友]124.29.175.249
    @我们的故事82年的国际局势真是扑朔迷离,撒切尔夫人回去后会怎么应对邓小平的冷酷呢?
    顶9踩0
  3. 我们的故事2023-09-25 08:27我们的故事[湖南省网友]119.42.132.208
    撒切尔夫人果断果然不好惹,不过邓小平也是硬骨头,这次中英会谈真是激烈啊。
    顶2踩0
相关阅读
倒过来看吓死人的图(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照片倒着看太恐怖)

倒过来看吓死人的图(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照片倒着看太恐怖)

...吓人。今天来带大家看一下倒过来看吓死人的图,这就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照片,科学家还根据这张照片带来的效果发明了撒切尔效应一词,之后很多类似的效果都被称为撒切尔效应。倒过来看吓死人的图——切尔...

2023-09-20 #综合

世界前五强手机排行榜(全球前五强企业分别是什么)

世界前五强手机排行榜(全球前五强企业分别是什么)

2012年的排名上年排名公司名称(中英文)营业收入 (百万美元)利润 (百万美元)国家1 2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484489.0 30918.0 荷兰 2 3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452926.0 41060.0 美国 3 1 沃尔玛(WAL-...

2023-08-09 #活动

巨齿鲨中小女孩梅英扮演者蔡书雅是中英混血(还有个妹妹叫蔡书灵)

巨齿鲨中小女孩梅英扮演者蔡书雅是中英混血(还有个妹妹叫蔡书灵)

巨齿鲨中小女孩梅英扮演者蔡书雅是中英混血 巨齿鲨在中国火爆上映,根据很多观众的反馈来看,是力压《一出好戏》的,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也是连续夺冠,成绩非常不俗,我们通过巨齿鲨不但看到了李冰冰非常棒的口...

2023-09-26 #猎奇八卦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让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让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下令恢复了中英贸易,但坚决禁止鸦片的输入。林则徐在禁烟斗争中的基本原则是:“鸦片必要清源,而边衅亦不容轻启”。他对外国商人实行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方针,任何国家的商船,只...

2022-12-17 #历史趣闻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 1997年7月1日(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 1997年7月1日(具有重要意义)

...。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签订...

2023-09-19 #探索发现

李鸿章割让了多少国土给西方列强(相当于半个葡萄牙)

李鸿章割让了多少国土给西方列强(相当于半个葡萄牙)

...事专约》;1874年签订《中秘通商条约》;1876年9月签订《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签订《李福协定》;1885年4月,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1885年6月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895年4月,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11月...

2023-07-03 #历史趣闻

奥克兰大学排行榜(新西兰哪些专业和学校接受专升硕学生啊)

奥克兰大学排行榜(新西兰哪些专业和学校接受专升硕学生啊)

...申请材料:本科:A、 大专毕业证、在读证明、成绩单(中英文件或者中英文公证书)B、 雅思6分以上,特殊专业具体看学校要求C、 护照或者出生公正:二者可同时具备或者取其一。研究生:A、 学历,成绩(中英文件或者中英...

2023-06-06 #知识

你知道吗 真实历史中的九子夺嫡(远比影视剧里的更残酷)

你知道吗 真实历史中的九子夺嫡(远比影视剧里的更残酷)

...转悠,这位阿哥对皇位的想法似乎是太过明显,他的门人私下里四处结交党羽,四处活动,他还找人给他算命,这些事情都被康熙看在眼里,显然不可能会把皇位传给他了。雍正时期获罪被处死了。四阿哥就是后来的雍正,整个...

2023-06-17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