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从帝国基业来看(为何说立太子的制度不适合历史的发展)

时间:2023-09-01

那么这些皇帝为什么要选择立长而不是立贤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我国三千年封建王朝中,盛行不衰的嫡长子继承制了

TIPS:本文共有 30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在我国古代,皇帝在立太子的时候总会优先的选择立长,而不是立贤,这是什么原因?很多人一直认为这种看出身而不看能力的制度不够合理,毕竟在古代封建君主的制度下,一个皇帝的能力会极大的影响到国家的生存和命运。

那么这些皇帝为什么要选择立长而不是立贤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我国三千年封建王朝中,盛行不衰的嫡长子继承制了。

一、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明及诞生

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国古代皇室主要的一套继承原则,是宗法制的核心,始于商末周初。

古代婚姻盛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嫡就是正妻的意思,正妻所生下的长子就是嫡长子。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也就是说嫡长子拥有优先的继承权,它作为西周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后世立长的传统也是从此开始。

嫡长子继承制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主要是因为商朝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易于产生权力纷争,导致国家的内部混乱,甚至商朝的覆灭也跟它有一些关系。

周朝建立之后吸取了商朝的这个教训,认为兄终弟及不是一种好的制度,于是开始实行王位传子的制度。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少有君王只有一两个儿子,在那么多选择当中该怎么确立新的王呢?因此,周王朝的统治者建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嫡长子继承作为宗法制度的核心,也与当时的其他制度,如分封制有共同作用。

作为当时一整套的政策,他们的主要特点包括小家服从大家,弟弟服从哥哥,而大宗和小宗既是血缘的亲近等级,也是政治隶属的关系。

同样,当时的王也就是周天子,既是国家最高政治权利的执掌者,也是家族的元首。其中,嫡长子继承是这一套政策的最大特点,这也就是它所形成的时代背景。

在这之后,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发展,民间的制度相较于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但关于皇位的继承则一直保持着立长不立贤的传统。

二、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名正言顺非常重要,正如《论语》中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一套固定的继承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嫡长子继承制,当然不单纯是统治者名正言顺的挡箭牌,它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护政治等级制度,和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因为提供了一种明确的继承方式,即立长不立贤,这也就使得王位的继承上少了很多麻烦。

继承权的明确解释,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国家的内耗,让政权能够平稳的交接,也让皇帝可以在位子上坐的安稳而不用担心兄弟的谋害。

而谁年长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不会产生多余的纷争。如果选择看谁贤明就给谁的话,情况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很容易引起各个儿子的斗争,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比如在应该如何判定哪个皇子最贤明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如果像议会制那样让大臣们推选,那么必然会产生皇子不断拉拢朝臣,建立党羽的现象。

一方面是发起党争使朝堂动荡,另一方面如果皇子的势力太强大的话,皇帝就会有对自己会不会被架空的考虑,而产生不信任和隔阂,最终甚至导致政变流血,而且这种方法会让上层决策时扯皮而影响政策的效率。

如果靠的是在战斗中获得的军功,那么很有可能会使得皇子各个好战,使整个国家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这样对民生和军队也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最终得不偿失。

并且皇帝的儿子们各个想赢,相互斗争,最终也会导致国家动荡,国库空虚,使百姓受到损失。

如果根据文辞歌赋,琴棋书画更是荒诞至极。而且立贤不立长的话,皇帝在位的时候不安心,担心兄弟会谋害自己;亲王也会产生野心,想要谋权篡位,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每一个皇帝即位后都会担心被谋害,就会选择除掉他所有的兄弟。

因此,立长不立贤能够使皇帝能够安心,其他人也不会生成多余的野心,皇室之中也更容易形成和平友善的局面。

兄长继位做皇帝,弟弟也能做一个富贵的亲王或者富家翁,一生无忧,这样的结果兄弟之间都可以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立长不立贤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年长这个标准无法被更改也不会产生纷争,自然就能保持社会稳定。

为什么这么重视社会的稳定?这是因为在封建时代,权力非常集中,最上层的权利交接一旦出现问题,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次也是因为大部分王朝的周边其实并不是很安全。

比如周朝时期的东夷,秦汉时的匈奴,隋唐时候的突厥,后来的蒙古和满洲,都是对当时王朝的威胁,一旦他们趁着政权交接的动荡时期发起战争,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朝廷稳定的关注度甚至超过对皇帝自身能力的关注。

嫡长子继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儿子上位后能更好地维持中央长久统治,稳定自家天下的局面,坐稳皇位。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皇帝娶的正妻背后基本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势力,使得强强联合增强王位的稳定。正妻的长子能够得到母系背后的支持,对于日后有着很大的帮助。

而如果废长立幼的话,难以避免的就会触犯母系的利益。

比如周幽王曾废长立幼,废除了王后和太子,因此与王后的家族也就是申王成了仇敌。原本双方共同获利,结果女儿被周幽王给放弃了,相当于自身的利益被破坏了。因此申国国君联合他人一同进攻西周,赶跑了幽王,从此西周覆灭,之后出现了东周。

固然嫡长子继承制有很多的弊病,选出来的皇帝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也容易发生比如长子守不住基业,受到皇帝的猜忌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有私结党派架空皇帝等等问题,但是这种制度对社会稳定的贡献毋庸置疑,它使王位的交接更平缓,基本不会产生大的动荡。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我们很清晰的可以看出这种明确的制度,在古代利大于弊。对于古代王位的继承来说,一个明确的标准是最重要的。在一些朝代和其他国家中,还有着别的继承方式包括幼子继承制,兄终弟及,诸子均分制,萨利克法等等。

这些继承方式大都不如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古代的适应性,或者是效果不够稳定。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是经过中国三千年封建时代验证的稳定制度,最为适应古代封建体系的中国。

三、对于嫡长子继承制的思考

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比如汉高祖想要让赵王继位,而不是后来的惠帝,引起了朝堂上的反对,因此放弃了决定。

汉景帝让第九子刘彻继位,废除太子,也遭到了大臣的反对,最后好不容易成功,也发生了一些动荡。

汉宣帝也曾经想立幼子,同样遭到了反对,最后放弃了,世人皆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长子。

而很多事情了解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后也能够理解,比如朱元璋原先应该传位给嫡长子朱标,而朱标早逝才传给了嫡长孙朱允炆,因为朱棣不是嫡系。

中国古代其实发生过很多次不是嫡长子继位的情况,实际上各有各的原因,有些是雄才大略谋权篡位,有的是趁乱世而起夺取大位,有的是长子早逝次子继位,也有的是皇帝宠爱别的孩子。

其实说不上好坏,因为有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都不是长子,包括所谓的秦皇汉武唐宗。但是即使是这些能力超群的人在上位的时候,也都几乎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巨大的动荡,有的在一两年之内稳定,也有的产生分裂或者是对国家产生了重大打击。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约定俗成的还是立长不立贤。

结语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思考,嫡长子继承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封建体系的稳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当然同样也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任何政治制度应该带入其所属时代来理解它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回顾过去,应该辩证性的思考,这项制度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今天有一些人单方面的否定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功效,而只是批判它的弊端,用那些优秀的皇帝作为例子来说明这项制度不好,这种想法是偏激的,不是辩证的。

如今家天下已不复存在,嫡长子继承自然也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了。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从帝国基业来看(为何说立太子的制度不适合历史的发展)》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陷阱2023-12-08 01:15陷阱[香港网友]103.49.180.89
    @女乔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如果立太子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或许应该考虑寻找其他更加合理的继承方式。
    顶6踩0
  2. 女乔2023-11-13 14:40女乔[广东省网友]203.29.233.41
    帝国基业固然重要,但如果立太子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那就该考虑进行一些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发展的历史。
    顶0踩0
  3. 亲爱的同学2023-10-20 04:06亲爱的同学[河南省网友]203.26.60.245
    立太子的制度在当今社会似乎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现代社会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方式来选定下一任领导人。
    顶0踩0
  4. 墮っゅに迗使2023-09-25 17:31墮っゅに迗使[青海省网友]103.26.156.12
    这个问题很复杂,立太子制度确实是帝国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能盲目地套用历史模式,需要根据当下的社会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改革。
    顶12踩0
相关阅读
皇帝:宫女的儿子不能立为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皇帝:宫女的儿子不能立为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婚配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子只有一个正妻,就是所谓的嫡妻,而妾可以有很多,这些妾就是庶妻。有了嫡庶之分,就有了等级之分。在嫡庶分明的古代,嫡妻和其所生的子女是享有更多的好处。在...

2023-10-08 #未解之谜

汉高祖刘邦立谁为太子(刘邦死后谁成功当了皇帝)

汉高祖刘邦立谁为太子(刘邦死后谁成功当了皇帝)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很多历史故事,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一代枭雄刘邦为人善良,知人善任,刘邦消灭项羽后,在洛阳称帝,建立汉王朝,统一中国。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那刘邦立谁为太子,是当时很多人关注问题。一...

2023-05-22 #历史趣闻

皇帝立太子 老大老二都不干(让给了三弟 结果让出一位千古明君)

皇帝立太子 老大老二都不干(让给了三弟 结果让出一位千古明君)

...旦甘心做一个王爷,远离宫廷争斗的漩涡。他再一次走上历史的舞台中央,却是他的儿子李隆基推了一把。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迅速扫除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一党。沉寂二十年的李旦,在儿子和妹...

2022-12-24 #历史趣闻

中国前五十所大学排行榜及地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怎么样)

中国前五十所大学排行榜及地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怎么样)

...唐”,汉于唐无疑是汉族人开创的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两个帝国。李世民是盛唐的开国之君,中国人至今被称为唐人;而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则是强汉的创业之君,我们的民族从此叫汉族,我们的语言从此叫汉语。他征服匈奴、消灭...

2023-08-17 #综合

为了强化皇权(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们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为了强化皇权(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们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众所周知,秦帝国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秦帝国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了大一统任务的帝国,也是首个封建制国家。自秦始皇开始,历代封建帝王大多都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以达成最终...

2023-07-05 #历史趣闻

德意志帝国是指哪三个国家:德国的三个历史时期

德意志帝国是指哪三个国家:德国的三个历史时期

德意志帝国分别指德意志第一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及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三个国家当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存续的时间较长,并且非常特殊。德意志第二帝国于1871年正式建立,于1919年结束统治。1919这个时间也非常特殊,是一...

2023-01-12 #历史趣闻

奥斯曼为什么能存在600年:近卫军的成立(残酷的继承人制度)

奥斯曼为什么能存在600年:近卫军的成立(残酷的继承人制度)

说起奥斯曼帝国,大家应该颇为熟悉,因为奥斯曼帝国在当时的世界环境里可谓是盛名累累,闻名遐迩。依据奥斯曼帝国的发展历程,小编觉得它之所以存在这么久,是与近卫军的成立和继承人制度分不开的。接下来,就跟小编...

2023-01-12 #历史趣闻

德一德二德三是什么国家:德意志三个帝国(不同时间)

德一德二德三是什么国家:德意志三个帝国(不同时间)

德一指德意志第一帝国,德二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德三指德意志第三帝国。虽然三个国家都被称为德意志帝国,但是由于其存在的年代跨度较大,并且历史背景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才有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区分。德意志第...

2023-08-03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