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关于恒星及黑洞的一些常识

时间:2023-06-03 02:51:01

相关推荐

关于恒星及黑洞的一些常识

黑洞由燃料耗尽的恒星形成,且恒星的质量大于2~3倍太阳质量。

恒星的能量来源于氢聚变为氦所释放的能量。

恒星质量越大,内部压力越高,温度也越高,当内部温度达到2千万度就能开始核聚变。

只有内部一小部分的氢参与聚变,其外的氢因为温度达不到而不会发生聚变。

外层的氢需要依靠对流进入聚变层。

质量越小的恒星对流越顺畅,几乎所有的氢都会参与聚变,所以小质量的恒星寿命长。

质量越大的恒星对流越困难,只有少量的氢能对流进聚变层。

质量越大的恒星,内部温度越高,聚变反应越剧烈,消耗氢也更快。

一旦氢不能及时进入聚变层,氢聚变就会停止。

从氢聚变开始到结束这段时间的恒星称为主序星。

聚变产生的高温能抵抗恒星质量的引力,不至于被质量无限压缩。

当氢聚变停止后,没有足够能量产生,不能抵抗引力,恒星会继续向中心压缩。

压力也会产生高温,压缩到一定程度,温度升高到能触发氦聚变,氦聚变为碳。

氦聚变会对一路高歌猛进的引力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把整个恒星的物质往外推。

引力和氦聚变的推力不会很快平衡,有一个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类似弹簧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把恒星外层的物质抛出去。

氦聚变停止后,引力继续把恒星的物质向中心压缩。

压缩产生高温,触发碳聚变。

又一个类似弹簧的过程,恒星外层物质再被抛洒。

从氦聚变开始,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抛洒的力量和频率越来越高。

直到聚变产生铁,其后的反应不会再产生能量,只消耗能量。

于是在引力作用下,恒星开始不受限制的压缩。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外层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恒星收缩直到压缩电子的活动空间,让电子更加靠拢。

电子之间的磁力比引力大百亿亿倍,如果恒星质量不够大,质量产生的引力会在磁力面前停住脚步。

这时候产生的就是白矮星。

如果恒星质量再大些,就会压垮磁力,把电子压进原子核。

电子被压进原子核,与带正电的质子中和变成中子。

如果恒星质量不够大,只能把电子压进原子核,恒星的收缩就会停住脚步。

这时候产生的就是中子星。

中子的简并力我还不怎么了解,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力量比电子简并力大得多。

如果恒星质量足够大,其产生的引力能够强过中子简并力,那么恒星的收缩就无法阻挡了。

黑洞就此产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铭霜2023-11-12 12:01铭霜[上海市网友]202.8.5.98
    这些知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宇宙中切都是如神秘美妙。
    顶2踩0
  2. 画帘半卷2023-08-23 07:26画帘半卷[台湾省网友]103.15.201.97
    太有趣了!恒星和黑洞知识让人大开眼界科学真是充满了神奇!
    顶8踩0
相关阅读
黑洞不但吃恒星 也会“生”恒星(科学家首次发现黑洞正在造新星)

黑洞不但吃恒星 也会“生”恒星(科学家首次发现黑洞正在造新星)

但是近期科学家发现,这种宇宙中的饕餮怪兽也能造出恒星,这几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2023-05-19

双黑洞吞噬恒星 超罕见 (有视频)

双黑洞吞噬恒星 超罕见 (有视频)

1 黑洞怎么吞噬恒星的?当恒星运转到黑洞的附近时,会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吸引,被强大的潮汐力撕裂瓦解随后被黑洞吞噬,这被称为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

2023-09-11

NASA模拟黑洞视觉效果(恒星呈现两个镜像)

NASA模拟黑洞视觉效果(恒星呈现两个镜像)

大麦哲伦星云的原始图像,受假定黑洞引力作用扭曲呈现阶状分层结构图中绿色部分灰蓝色环状结构呈现出两个小麦哲伦星云的镜像;洋红色环状结构分别呈现出

2023-08-20

黑洞怎么形成的简单解释 恒星死亡后所产生(附黑洞里面是什么)

黑洞怎么形成的简单解释 恒星死亡后所产生(附黑洞里面是什么)

黑洞怎么形成黑洞是恒星死亡后所形成的,当恒星核聚变反应的燃料燃烧殆尽之后,其内部会发生引力坍缩,黑洞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