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专家:蜀王府遗址出土瓷器丰富程度居中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之最

时间:2024-08-30 08:27:46

相关推荐

专家:蜀王府遗址出土瓷器丰富程度居中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之最

岳依桐

图为明代蜀王府苑囿区的水池及台榭。钟欣 摄

图为“摩诃池”沿岸的宋代卵石步道。钟欣 摄

图为“摩诃池”沿岸的隋代排水沟。钟欣 摄

图为“摩诃池”沿岸的唐代庭院建筑 。钟欣 摄

图为五代绿釉兽面纹瓦当。钟欣 摄

记者07月22日从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获悉,考古工作者于至7月期间对成都东华门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共发现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等重要遗址。其中,蜀王府遗址出土瓷器残片超过10000件,包括杯、盘、盏、瓶等类型,是目前中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中出土瓷器最多、品类最丰富的遗址。

东华门遗址考古领队易立介绍,东华门遗址发掘的蜀王府建筑群主要由城墙、道路、河道、桥梁、木构建筑、水池、台榭、码头等组成,功能上是宫城内的苑囿区,总面积超过24000平方米,约占蜀王府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易立介绍,蜀王府遗址出土遗物的情况体现出蜀王的“土豪”特点,包括瓷器、建筑构件、铁器、木料、动物骨骼、植物果核等,其中的几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器为明代宫廷瓷器中罕见的精品。“出土瓷器品类丰富、数量众多,为研究蜀王府内部生活面貌提供了实物素材。”

另外,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张仪、张若等筑成都城,其中大城为蜀候、蜀相、蜀守治所,此后的两汉六朝时期,大城一直为成都的政治中心。东华门遗址的发现充分表明这里自战国末年以来,即为大城的核心生活区。

据了解,东华门遗址的发现还证实了以往仅见于传说或文献记载的“摩诃池”确实存在。“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宣华苑,是隋唐至两宋时期成都城内著名的池苑园林景观。该池开凿于隋代,唐代中叶以后声名渐起,成为城内一大胜景,是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去处。

易立表示,“摩诃池”池苑园林和蜀王府宫城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工艺精良考究,为研究长达2300余年的成都城市史提供了珍贵参考依据,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文物窗口和时空坐标。

易立告诉记者,未来考古工作者将重点进行对“摩诃池”、明代蜀王府遗址的保护和展示,还将在东华门遗址周边有计划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掌握周边古代遗存的埋葬情况。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Liwii2024-08-30 12:09Liwii[黑龙江省网友]203.56.110.170
    专家的研究真是开眼界,期待更多这样的考古发现!
    顶0踩0
  2. 中华之星2024-08-30 10:55中华之星[浙江省网友]203.62.197.145
    蜀王府遗址的瓷器是明代藩王府之最,太值得一去考察了!
    顶0踩0
  3. 柳絮飞扬2024-08-30 09:41柳絮飞扬[台湾省网友]175.43.72.84
    哇,蜀王府的瓷器出土量真让人惊讶!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真的是太丰富了。
    顶4踩0
相关阅读
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张献忠屠杀甚至煮食(比李张更狠的是谁)

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张献忠屠杀甚至煮食(比李张更狠的是谁)

他想以血缘关系作纽带,派自己的儿子们去镇守全国各地

2023-06-21

商周遗址挖出千根象牙(专家见诡异变化:快埋回去)

商周遗址挖出千根象牙(专家见诡异变化:快埋回去)

大陆考古学家曾在四川金沙村进行挖掘,出土大量金器、铜器、玉器等,甚至还有千根的象牙,但开挖到一半,便惊觉象牙出现异状,吓得考古团队赶紧将土埋回去

2023-06-03

河南工地炸出黑洞 洞内藏着唐朝古墓 专家直眼看文物

河南工地炸出黑洞 洞内藏着唐朝古墓 专家直眼看文物

最近,河南一座工地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件突然间炸出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工人们在黑洞中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唐朝古墓。这座古墓中发现的文物让专家们眼睛都直了...

2024-03-28

南海二号沉船的历史意义:带来丰富考古资料(大量瓷器)

南海二号沉船的历史意义:带来丰富考古资料(大量瓷器)

南海二号沉船的历史意义在2006年6月1日这一天,考古学家们在水下摸查并确定了南海Ⅱ号的存在,它长度接近十八米,沉没时间大约是明末万历年间,船上和附

2023-06-09

商周墓葬出土人祭(遗骸跪姿专家直呼罕见)

商周墓葬出土人祭(遗骸跪姿专家直呼罕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济源市文物工作队,于2019年联手组成考古小组,对济源柴庄遗址进行探勘,发现大量墓葬及晚商祭祀遗迹,甚至还有人祭的骨骸,罕见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