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为何宋辽两国会如此看中河北(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时间:2023-05-21 02:08:01

相关推荐

为何宋辽两国会如此看中河北(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在历史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国家对中国的称呼,都是音译的契丹。与它同时期的中原,还存在着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为北宋。由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

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开创了新纪元。因为有澶渊之盟的存在,宋辽两国部大分时间都是和平相处。不过在此之前,却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争。在宋辽双方长达25年的战争中,河北地区为何会成为二者争夺的焦点呢?

(一)、传统中国地,却为他人栖

"石郎可是无长虑,直割燕云十六州"。当初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认辽国皇帝为父,并将手下控制的燕云地区作为礼物,送给了辽国。

燕,就是燕蓟之地,包括了以今天北京为主的大部分区域;而云,则是大同的古称。烛影斧声后宋太宗上位,一直想着完成哥哥的未竟之业,将燕云之地拿到自己手中。

1.数度北伐,引来辽国攻击

宋朝初年,前前后后进行了六次北伐。其中,有四次是针对盘踞在山西地区的北汉以及其依附的契丹人,有两次是直接针对辽国。主要的战场,在今天的山西与河北境内。

不论是宋太祖还是宋太宗,他们都心心念念着河北,无时无刻的不想着拿到燕云十六州。

《宋史·太宗一》"六月甲寅,以将伐幽、蓟,遣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赴北面行营"。当时辽景宗去世,年幼的耶律隆绪继位,他的母亲萧绰辅政。太宗皇帝不以为然,认为一介女流,何可以独挡一面,因此发动了雍熙北伐。

不料,大军战线拉的过长,而主帅曹彬又过于冒进,导致兵败失利。西路军的杨业惨遭俘虏,而太宗本人也在高粱河之战中险些殒命,最后乘坐驴车而逃。后人称其为"高粱河车神"。几次打下来,令辽国看到了北宋军事实力的薄弱。

真宗年间,萧太后率军直入河南境内,很快就要逼近首都汴梁。赵恒十分恐惧,但还是在寇准的劝说下决定御驾亲征。

双方打的难分胜负,最后才签订了条约,缔结为兄弟之国。为两国换来了长久的和平,生活在河北境内的百姓也终于不用再遭战乱之苦。

宋辽战争从公元七九七年开始,一直到壹零零肆年结束,持续了25年之久。而河北大地,也遭受了25年无休止的兵戈之争,很多地方已经呈现出十室九空的局面。那么,为何两国会如此看中河北,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2.大宋颜面,不愿丢失寸土

河北乃春秋时期的燕赵之地,自古就由汉人所统治。而宋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需要收回所有的传统中国地,以证明自己。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这就是中原政权的地盘。既然北宋说自己是中原正统,那么就有责任,有义务去收回这里。

当然,用收复也不太合适,毕竟辽国控制河北时,宋朝还没建立。此前,这片地区也并未由赵家人所统治过。同时,北汉曾经依附两国,对抗北宋。而河北由辽国占领,想要打掉北汉,就必须直接面对辽国。

不论是契丹人占据的河北,还是北汉占据的山西,那都是传统的中国地。赶跑契丹人得打河北,灭亡北汉,也得打河北。在宋初,攻打河北,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同时,太宗皇帝得位不正,他需要发动战争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所以,宋初河北经历了25年的战乱纷繁,第一个原因,就是北宋为了自己的面子,必须要将这片地区收归己有。

(二)、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明朝皇帝之所以敢"天子守国门",就是因为河北在其手中。这里山峦叠嶂,还有长城作为庇护,在设立一些关隘,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论是对于北宋还是对于辽国,这片地区都非常的重要,双方都不愿意放弃。

1.辽国的中心之所在

当初石敬瑭为后唐所困,他慌不择路,答应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辽国。耶律德光喜出望外,他立刻答应了石敬瑭求援的条件。要知道,当时的后唐势力不容小觑,而辽国人不惜与其为敌,足以说明燕云十六州,河北之地的重要性。

"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门,与唐兵战,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约为父子。"自那以后,河北山西一线,全部归由辽国人统治。此后,又着手在今天的北京,修建都城,是为辽国南京。

这是辽国五京中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军事中心。其他的几个京师,大部分都是起到一个震慑作用,还有的是有纪念意义。

只有南京,才是辽国真正的都城。他们原本生活在苦寒之地,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这里自然会倍加珍惜。

而河北是拱卫京师的重要之地,他们不可能轻易的将河北拱手让给北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河北若是在北宋手里,将对辽国的首都形成直接威胁。

2.扼要之境,王朝的北大门、

河北对于北宋而言,同样十分重要。从这里北可直入草原,同时能够利用关隘抵挡来自北方的进攻;向南,则是中原腹地,大道通途,可入河南,可取山东。而京师汴梁,根本无险可守。所以,北宋十分担心,辽国人会直接从河北入河南。

中原本就是平原和低矮的丘陵,根本没有能够阻挡敌人进攻的要塞。倘若辽国人下定了决心,决议直取汴梁,北宋只能选择迁都或者灭亡。河北可以说是北宋的大门,但是钥匙却不在自己手里。夺取东京对于人家而言,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两国一旦交兵,根本就没有缓冲之地。辽国的首都在河北,北宋的首都在河南。北伐不易,但是南下很简单。这也就是北宋早年间,为何拼了命的要去取河北。

奈何自己军事力量孱弱,还不断的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这支军队想要胜利很难。

(三)、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在宋辽两国长达25年之久的鏖战之中,一直是互有胜负。不过总体而言,北宋还是处于下风。

他们都非常的看中这块地区,因为此地早在唐朝年间就已经发展十分富庶。尤其是对于辽国而言,它控制的疆域虽然大,但是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行。倘若失去了河北,对于契丹人是极大的财政损失。

1.养马之地,必须牢牢控制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兵种。而游牧民族能够屡次征服比自己高阶的农耕民族,也是因为他们拥有健硕的马匹以及自幼习骑射的士兵。自汉唐以来,中原王朝就一直在河北地区养马。

五代时期那些小国自己养些马或者凑凑就足够了,而偌大的宋朝怎能没有自己的养马地。

它想拿到河北,就是想继续前朝之盛景,将马匹豢养在这里。虽然辽国不缺马,但是谁会愿意将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让给自己的敌人。

只要北宋一天没有养马地,那么他们就必须斥巨资买马。如此一来,既增加了辽国的收入,又能很好的钳制北宋。

辽国会将驽马以高价卖给北宋,优良马匹自然是充军。那么,到了战场上,双方的骑兵开始对战,自然是有好马的辽国要更胜一筹。

对于宋朝而言,失去了河北,就等于失去了军马的来源,就必须要受制于敌人。所以这长久计,他们必须不遗余力的攻下河北。

2.守不如占,以免陷入被动

北宋的大敌辽国,就在自己的北方,说不定哪个辽主头脑一热,带着骑兵就浩浩荡荡的向河南杀来。而河南无险可守,只能每年都陈列重兵,以防敌国来犯。如此一来,军事支出必然会加重,每天还要提心吊胆的防备着辽国人直取汴梁。

只有守住了河北地区,才能保证自己高枕无忧。不论对宋对辽,皆是如此。没有了河北的辽国,只能够退守草原和关外。那个时候,这片地区尚未开发,属于苦寒之地。而河北的经济在唐朝时期已经发展的非常繁盛,同时距离中原也近。

如果这里落到了北宋的手里,那么契丹人就很难再进入中原。谁拿到了河北,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只要辽国人还在河北一天,那宋朝皇帝就不能睡个安稳觉。是战是和,全由辽国人说了算。同时,北宋还将收复燕云十六州作为自己的宣传旗号。

给他们灌输仇恨教育和感恩思想,以此来要求百姓,与其同仇敌忾。那借此由头,多征收些赋税,就不会有人产生怨言。

事实证明,北宋即使拿到了河北也守不住。辽国末年,宋金瓜分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宋的手里,但是没能撑多久,就被女真人夺了过去。

结语:

不论是对辽国还是对北宋,河北都十分重要。它是辽国的首都之所在,也是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入主中原的跳板。对于契丹人而言,北宋就是侵略者。而北宋失去了河北,就没有了养马地,也没有了战略缓冲地带,中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眼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美丽的错误2023-12-14 08:27美丽的错误[广西网友]103.233.136.26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理位置重要,对于两国的军事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顶0踩0
  2. 潇笑2023-10-06 06:20潇笑[上海市网友]202.6.66.17
    河北位于北方平原腹地,气候宜人,适合农耕和牧业发展,是农业大省,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顶6踩0
  3. 重庆嵘泰2023-07-29 04:14重庆嵘泰[广东省网友]157.18.182.95
    河北地势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风光秀丽,是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
    顶0踩0
相关阅读
挥墨泼墨 经典书画征稿启事全国启动

挥墨泼墨 经典书画征稿启事全国启动

我们诚挚邀请各地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现代书法,都将在此展现个人风采

2024-02-15

中国二线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国的二线城市都有那些呢)

中国二线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国的二线城市都有那些呢)

扩展资料:二线城市评选标准二线城市Secondtier City多为省会城市、东部地区的经济强市或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3-07-05

京都之美:探寻第一瀑的独特魅力

京都之美:探寻第一瀑的独特魅力

京都第一瀑位于北京密云县石城乡柳棵峪内,黑龙潭北4公里,是由云蒙山泉水汇集而成,瀑布落差62.5米,坡度85度

2024-01-23

全国魅力城市排行榜(中国魅力城市的资料)

全国魅力城市排行榜(中国魅力城市的资料)

据了解,参加本次评选活动的是除直辖市、行政特区、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外所有其他城市,主办单位向全国600多个地级以下城市发出了邀请

2023-05-18